正式告白、提出想要確定關系的行為,於她而言並非是吹響沖鋒的號角,而是拍賣會上成交的落錘。
她從不會在沒有把握的中途落錘。
而如今,她卻這樣做了。
這便意味著,一旦自己處理得不夠恰當,將會永遠失去她。
岑鳴蟬太清楚自己那討人厭的偏執性格。
小時候,父母忙於生意總不在她身邊,一直委託奶奶照顧她,因此她特別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並且因為太過珍惜,她甚至生出來強烈的佔有慾與攻擊性。
她記得有一次,母親帶著她去舅舅家做客,她比舅舅家的表妹要大個幾歲。
按理說,母親抱一會表妹也在常理。然而岑鳴蟬卻生出來嫉妒之心。
在她看來,與她相處時間極少的母親,把寶貴的時間、把無比重要的愛分給了表妹。
她無法接受。
更無法接受的是,她忍了又忍沒有發脾氣,而是湊上前撒嬌要母親也抱一抱她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你這麼大了,不要這麼賴著媽媽。我抱青青一會,你乖。”
青青是表妹的小名。
岑鳴蟬想不通,明明自己也是個小孩子,自己也很需要母親的抱抱。
母親很少抱她的。
為什麼現在母親寧願去抱血緣關系更疏遠的表妹,而不是自己?
岑鳴蟬看著母親,忽然有了答案。
母親不愛她了。
她板著臉,扭頭就離開舅舅家,按照來時的路往家裡走。
回家的路很遠很長,但也很熟悉,她認路。
她那時候歲數小,孤身一人出門,很快就被察覺到不對的父親開著車追上。
無論父親如何呼喊,她都不願停下,始終沉默著往家走去。
父親的車開得很慢,就慢吞吞地跟著她身後。
直到年幼的她累得走不動路,蹲在路邊掉眼淚。
最終在父親的勸解下,她還是上了車回到了舅舅家。
如今,彷彿往事重現,十八歲的自己面對著她,提出來想要“抱抱”,想要她的愛。
岑鳴蟬忽然有些慶幸,她慶幸如此瞭解自己。
剖析內心,那一日的她需要的當真是母親的擁抱嗎,她想要的是母親一直只把她抱在懷裡嗎?
其實不是的。
由於長時間與母親分別兩地,岑鳴蟬始終是不安的,她將表妹視為與她爭搶母親的假想敵。
她要的始終都是母親順位第一的位置,她要的是母親在她與表妹二人中,毫不遲疑地表現出對她的傾向與偏心。
這樣才能在岑鳴蟬心裡加強“母親最愛我很愛我”的認知。
很久之後,岑鳴蟬那時候都已成年,因為某個契機,這件往事被重新提及,成為她自小“倔強”“不容人”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