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發現屍塊的地點在城際高速出城路段,報案人是市政綠化的工作人員。現場已經被第一撥趕到的民警保護起來,除去發現屍塊的幾人以外,再沒有人進入。李恩拍完照片之後,梁威就先走進了中心現場。昨夜下過雨,地還沒有完全幹透,有人走過一定會留下痕跡。痕跡提取用了大約半個小時,之後就是現場初步屍檢。
屍體是裝在白色編織袋裡的,此時編織袋已經被開啟,露出了小臂和手掌。謝瀟苒先觀察了一下編織袋的情況,又沾了些血水在戴著手套的指尖搓了搓,而後才將屍塊挪出來。兩條小臂,半隻手掌,手指缺失。剩下的就是一些脂肪組織。屍體並不完整,一定還會有其他的屍塊。
“屍塊相對新鮮,從斷面分析,初步可以斷定是死後立即分屍,目前能給出的死亡時間推斷是一天,精確死亡時間需要更多的屍塊。”謝瀟苒走到海同深身邊,“這一包屍塊大概4公斤,透過小臂脂肪構成和骨骼情況推斷,死者體重應該在75公斤上下,這一包編織袋已經裝滿,如果完全分屍拋屍,屍袋數量估計有二十袋左右。越快找到越好,能拼出完整屍體,我就能給出更精確的結論。”
“好。”海同深又問,“除了體重以外現在能給出什麼資訊?”
謝瀟苒:“一般人小臂長度就是腳長,正好這包屍塊裡有手臂,經過測量換算,初步推測死者鞋碼40到42,身高一米七到一米八之間。但是這個也不精確,畢竟人和人存在差異,我就把範圍放得寬了一點。”
“嚴謹點兒沒錯。”海同深道,“搜尋屍塊的任務已經安排下去了,你跟嗎?”
“跟。技術組都跟。屍塊先冷藏,最少找到一半我再拼。”謝瀟苒說,“之前那個司機的資料都在亓支那兒,他說要先看監控錄影,讓我們先顧著這邊。”
海同深:“那就這樣,我讓分局找個人給你們開車,路上能歇就歇,養精蓄銳。有什麼進展及時同步。”
“好。那我去跟梁老師說。”
透過一整天的沿路搜尋,一共找到了十七袋屍塊。等謝瀟苒拼完屍體,已經是晚上快九點了。海同深提前給大家點了外賣,讓辛苦一天的隊員們邊吃邊說。
梁威扒拉了兩口面,然後簡短總結起來:“目前找到盛有屍體的編織袋一共十七袋,這些編織袋大小規格統一,新舊程度也基本趨同,推斷是同一批購入的,生産時間的分析稍後我去做。拋屍是沿著平俞高速平潞方向進行的,十七袋屍塊分散在一百公裡以內,我們發現的最後一袋屍塊距離平俞高速與西六環的接駁處有四公裡。因為屍塊是拋在平俞高速平潞方向,所以我推測這拋屍人是從西六環上了平俞高速,在往出城方向開的途中進行拋屍的。發現屍塊的對應位置的高速路護欄沒提取到有效的擦劃痕跡,但也不能排除停車拋屍,因為昨晚下雨了。”
如果是停車拋屍,嫌疑人在做拋甩動作時難免會蹭到高速路旁的護欄,而高速護欄不像市區街道護欄,不會有人天天擦拭,上面的灰塵就是天然的痕跡收集工具,只要蹭過就能被看到。但是昨晚的雨下得很大,雨水把護欄都沖刷幹淨,痕跡也就留不下了。
“按照編織袋的數量和盛放屍體之後的體積來推斷,無論是停車拋屍還是行駛過程中拋屍,嫌疑人駕駛能盛放東西的麵包車、城市越野車、七座商務車的機率很高。農用三輪、摩托車和兩廂小轎車基本不考慮,前者上不了高速,後兩者帶不了那麼多屍塊。找屍塊的路上我稍微留意了一下,屍塊最集中的位置是在無人區,基本每隔兩三公裡就有一袋,嫌疑人對本市應該有些瞭解,或者提前踩過點,知道哪裡沒人。還有,拋屍地前後都沒有交通探頭,屬於監控盲區。”
聽完梁威的講述,海同深在提前畫好的圖上又加了兩筆,而後道:“跟我推算的差不多。鄭暢看一眼。”
“什麼?”
之前在等待屍檢結果的時候,海同深已經把高速沿途的情況都畫了下來,他指著圖上畫出來的六個圈,說:“聯系轄區,找這六個地方的市政監控,沒準能拍到。”
鄭暢:“老大你去年是去首都學習還是潛伏起來做調研去了?哪有市政監控你都知道?”
海同深無奈:“再貧更找不著物件了。記下來沒有?”
“記住啦!吃完就去聯系!”
謝瀟苒接著介紹起屍體情況:“根據dna結果顯示,目前發現的十七袋屍塊都屬於同一名死者。死者男性,屍塊不全,暫時沒有找到頭顱,推測身高為178厘米,體重在71kg左右,年齡50到55歲之間。根據胃內容物分析,死者死亡時間在末次進食後兩小時,推測死亡時間為25日16點到18點之間。死者死後被立即分屍,分屍工具推測為專業切割工具。器官解剖結果支援窒息死特徵,但現在屍體頭部尚未找到,所以不能下定論。另外,死者手腕腳踝有約束傷,死前被限制過行動,且有過不短時間的掙紮。”
海同深問:“約束物有推測嗎?”
“塑膠材質的一次性捆紮帶。”謝瀟苒回答。
鄭暢看了眼手錶,說:“今天26號,那就是昨天下午殺完之後晚上就直接分屍拋屍了。我估計失蹤人口資料上傳可能還沒這麼及時,dna和指紋比對有結果了嗎?”
“dna比對還沒出來。”謝瀟苒說,“死者屍塊缺少手指,做不了指紋比對。”
“行,那就再等等dna結果。剩下的屍塊已經讓分局那邊派人加緊搜尋了。”海同深接過話來,“今天下午你們找屍塊的時候我開車走了一趟高速,再結合交通隊那邊送來的監控資料,我畫了張圖,剛才你們也看見了。嫌疑人駕駛著交通工具從西六環進入平俞高速,在進入平俞高速四公裡之後開始拋屍,而後沿途拋屍,在最開始的十公裡內扔下兩袋屍塊,此時車輛已進入侯家村轄內,道路旁邊是無人居住的窪地。在接下來的三十公裡,嫌疑人平均每三公裡拋屍一袋。在駛出侯家村地段之後是三楊村回遷安置區,在這段距離中一直沒有拋屍。接著就進入了西河莊的廢工業區,從這裡開始,嫌疑人拋屍又變得規律起來,每隔十公裡扔一袋,一直到我們發現第一個屍袋的位置。下午同步訊息的時候梁威說過,有的屍袋周圍有滾落痕跡,而且距離高速護欄有一定距離。我彙總了一下這些屍袋的數量和位置,發現都集中在無人區。我推測嫌疑人是採用了兩種拋屍方式,即停車拋屍和行駛中拋屍都有。我傾向於在中途經過無人區時是行駛中拋屍,因為無人區基本沒有市政監控,嫌疑人只需要留心不被交通監控拍到就行。如果中間都是停車拋屍的話,車行速度和透過兩個交通攝像頭的時間會有很大不同,這樣暴露風險會加倍。”
宗彬斌道:“我同意海支的觀點,每袋屍塊基本都是四公斤,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扔擲四公斤的重物不會有太大阻礙,也確實不必要停車拋屍。”
古濛:“如果這樣的話,嫌疑人就有兩人了。一人駕車,一人拋屍。”
“是的。但有一點,只要嫌疑人有過停車拋屍的動作,他開完全程所用的時間一定會更長。”海同深開啟電腦,“結合剛才的分析,我提前讓孟支隊那邊幫咱們跑了資料,用間斷測速的方法分析出了昨天夜間出城方向行駛速度有異常的493輛車。這個就是我們目前的任務。”
將近五百輛有異常的車,要分段篩查,確認原因,還要根據出入位置做延展追蹤。這個工作量著實不小。幾人將監控影片分了組,各自抱著電腦開始篩查。
因為沒再做案情分析,陳虞就起身去開啟辦公區的門。沒過一會兒,亓弋就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