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段總如此,都是當年雲廣恆結下的善緣。
原來在十幾年前,一次雲廣恆去外地購買裝置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南方商人。
這個商人也是做紡織生意的,那時候他的公司剛剛起步,接了一筆很大的單子。
為了能把事業發展起來,商人把所有的身家都投入了進去,一門心思生産。
但是快要交貨的時候,出問題了。
車間的裝置壞了,維修的話時間來不及,再買新的又沒有能力了。
但如果完不成訂單的話,那麼這位商人肯定就破産了。
萬般無奈之下,商人想起了當初自己訂裝置的時候,雲廣恆也訂了相同的裝置。
於是就詢問雲廣恆,能不能幫自己分擔一部分的訂單?
讓商人感動的是,首先,雲廣恆很痛快地答應了,幫著商人完成了訂單。
其次,雲廣恆沒有坐地起價,而是隻要了基本的加工費。
第三、更難能可貴的是,雲廣恆沒有利用這個機會去搶商人的客戶。
要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客戶,就是要爭取穩定的客戶,爭取大規模的客戶。
有客戶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利潤。
當時,商人的工廠已經停滯,如果雲廣恆想挖牆腳還是很容易的,但雲廣恆恪守規矩,沒有背後插刀。
那個商人的廠子,因為這個訂單,一步步發展起來。
商人叫段盈榮,正是這位段如鋒總裁的父親。
後來,段盈榮與雲廣恆的關系自然不錯,兩人經常有來往,在商業上也是互相幫忙。
只是可惜,後來雲廣恆去世,接班的雲廣才目中無人,根本就不願意繼續經營之前大哥的關系,兩家又不在一個城市,這才慢慢地沒了聯系。
一晃就是這麼多年了。
“這次我們能來,其實還多虧了你老公,是他找到了我們,說了雲氏現在的情況。我父親說了,雲廣才的事情他不管,但是雲小姐你的事情,他一定要管!本來老爺子要親自來的,只是他的身體也不好,所以我才來的。”
段如鋒說完了自己的來歷。
既然是報恩,就不能用市價來算了。
段如鋒還表示,收購之後,不但會繼續從事紡織業,不會開除一名員工,會接收所有的員工,還要更換裝置,提高生産水平,讓企業扭虧為盈。
同時收購了之後,紡織廠的名字會變成“榮恆紡織”,取了段盈榮與雲廣恆名字中的一個字,就是為了紀念兩位老爺子的友誼。
有了這樣的保證,雲曉念當然不會再有顧慮,順利簽約。
那些紡織廠的代表也都個個很是激動,比如崔平,當初替段盈榮加工布料的時候,崔平就參加了,現在是唏噓不已。
簽字完成後,雲曉念迫不及待地給老公打了電話報告這個好訊息。
雲曉念是真的很感謝老公,是老公找到了段家,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但雲曉念也很奇怪,為什麼當初父親與段家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崔叔叔這樣的老人也都忘記了,老公又是怎麼知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