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三方匯聚
幷州雁門郡。
高幹也在思考,到底是先取雲中郡,還是直接南下去太原,與王定來一場廝殺。
這次,他也是率領了五萬大軍,意在整個幷州。
但是現在他才不過拿下一個雁門郡,而王定已經連著拿下四郡了。
坐鎮鄴城的袁紹,五天前就已經派人來催促他。
就算不能拿下整個幷州,他至少也要佔據幷州北邊五郡。
現在他如果,還按部就班的就攻打雲中郡,結果可能是等他拿下雲中郡之後,王定已經又佔據了朔方定襄五原三郡了。
要是讓袁紹得知,他率領五萬大軍,結果只拿下幷州兩郡,其餘全都落入王定之手,高幹想想就覺得恐懼,他回去之後,怕是會被袁紹剝皮。
就算他是袁紹的外甥,高幹也不敢在袁紹面前犯錯。
高幹的身份,在袁紹這裡,雖然可以得到一點優待,會更受袁紹信任。
但是如果高幹犯了錯,他這個外甥的身份,可不會有一點作用,在袁紹眼裡和那些普通士卒沒什麼兩樣。
在袁紹麾下,犯了錯的人,可都不會有好下場。
要是他沒能拿下幷州,高幹知道回去的後果會是什麼。
最好的結果就是被免職,但是更有可能,會被憤怒的袁紹,以作戰不利給一刀砍了。
這一點上,袁紹絕對不會有絲毫的手軟。
高幹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賭袁紹的仁慈。
但凡在袁紹身邊久一點的人,都明白袁紹的無情。
所謂的禮賢下士,根本就是嘴上說說,實際上是外寬內忌。
除非是袁紹的親兒子,否則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會讓袁紹念情。
所以,在拿下雁門郡後,高幹也是想著要先將王定解決,至少要將王定擋在太原,不能讓王定繼續北上了。
他無法佔據另外四郡,也絕對不能讓王定佔據,如果雙方相持不下,他也還能在幷州好好的待著,袁紹輕易不會將他召喚回去,反而可能會派來援軍。
“報,袁軍已經開始南下,正朝太原靠近。”
高幹才率領大軍南下,就被王定派去北邊的斥候探查到大軍的動向。
原本要背上的王定,馬上決定先按兵不動。
相比之下,自然是守城一方更加有利。
就算王定,沒將高幹的五萬大軍放在心上,但是如果可以用更小的代價,換取這場戰爭的勝利,他又何必要犧牲更多的人。
雖然王定不太明白,高幹為什麼要主動南下,為什麼覺得他能夠與自己一戰。
或許這就是無知者無畏吧。
王定帶來幷州的兵馬加起來也就五萬,在兵力上那個並沒有優勢。
或許,高幹就是看到這一點,覺得他可以主動出擊。
袁軍這幾年可是一直都在和公孫瓚交手,他們對於自身的戰鬥力,也是充滿信心。
昔日橫掃塞外的白馬義從,都敗在他們手中,大漢還有哪一支兵馬,會是他們的對手。
只是高幹對於袁軍的戰鬥力很自信,但是他對王定卻是一點都在不瞭解。
太原郡!
王定率領弓箭手在城牆上。
三萬步兵駐紮在城外,而一百架投石車,也是已經組裝好,就等著高幹前來了。
還有一萬騎兵,在兩側接應。
當高幹得知,王定居然將大軍,駐紮在城外的時候,他卻是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