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滸繼續點頭:“喏。”
之前的二連弩,軍中已經有五千副,王定也是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弩兵。
同時,他自己的五百護衛,也是人手配上一副弩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三連弩還是比不上諸葛連弩,但是威力已經很大。
弩箭射出的速度極快,而且裝填弩箭所需要的時間,並沒有因此提升。
等三千弩兵,全部裝備上新的三連弩,戰鬥力至少又可以翻一翻。
至於淘汰下來的二連弩,到時候可以作為備用,也可以分配給其他士卒使用。
王定道:“在徵召一批工匠,待遇方面,再提升一倍。”
就諸冶監中的那群工匠,他們確實都很優秀,從他們手中製造出來的武器裝備,每一件都是精品。
但是王定也發現了,這群工匠手藝水平有,可是多年來,一直重複的鍛造裝備,已經讓他們的思維固化,想要他們改進出更好的武器裝備,希望真的不大。
反而是外面的一些工匠,他們思維更活躍。
馬墩才來諸冶監,不到一個月,就提升了弩機的效果。
高手在民間。
待遇提升一倍,王定就不信會沒人來。
陳滸道:“直接徵召,他們不敢不來,何必要提高待遇。”
說完,陳滸還有點緊張的看著王定。
王定道:“強行徵召,人家心裡不痛快,又怎麼會好好幹活。”
他要的不是流水線的工人,而是要有自主意識,要會用腦筋的人才。
每一次技術上的提升,王定都要對他們不吝賞賜,才會讓工匠有動力。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金銀財寶就是他們最大的驅動力。
王定絕不會去壓榨他們。
若是將工匠們,都變成一具具不會思考的行屍走肉,對於他來說,反而更加不利,也不利大漢的發展。
他要的是更多的馬墩,楊修這樣的人才。
陳滸不敢在說,連忙應道:“喏。”
王定也不管,他是真明白,還是假裝明白。
“下去吧。”
王定揮了揮手。
在諸冶監,陳滸乾的還不錯,他本是董承的人,但是明顯更向抱王定的大腿。
這事董承應該也知道,但是董承也不想得罪王定,縱然心中不快,也只能當做不知道。
諸冶監的事情,董承如今早已經全部放手。
就算陳滸有向董承稟報,董承也是應付了事。
他怕多過問一句,就會引起王定的不滿。
如今這些大臣,也都自認為看清王定。
工匠地位卑微,董承本就沒有放在心上。王定喜歡插手,那麼他就放手。
長安城中,不管是百姓,還是大臣,似乎都已經回到平和的年代。
但是在城中,又有諸多事情,在默默的改變整座城池,不僅是城內的設施,還有城中百姓的思想,心態,全都在悄然改變。
喜歡有個妹妹叫貂蟬請大家收藏:()有個妹妹叫貂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