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沒本事的人,才會心裡不平衡。
王定出徵,令他鎮守長安,張遼清楚,這是王定對他的信任。
若非信任張遼,王定怎敢將鎮守長安的任務,交託給張遼。
反而是王定表奏他為徵西將軍,讓張遼覺得自己受之有愧。
鎮守長安,就算有功,也不足以讓他成為徵西將軍。
不過王定才不管張遼心裡怎麼想,他覺得張遼鎮守長安的功勞,並不比出徵的徐晃高順低。
長安城中,有異心的人不在少數,另外還有來自東邊的威脅,張遼能穩住局勢,將一個完好的長安交回王定的手中,就已經是大功一件了。
至少沒像曹操,征討個徐州,自己的家差點都沒了。
而且讓張遼當徵西將軍,王定也是給朝中的那些人,表明自己的態度。
同時也是告訴麾下的其他將領,就算劉協沒有給他們封賞,自己也能給他們封賞。
拿下漢中,暫時修養一段時間。
王定後面就要準備對益州下手了,也或者先對涼州下手。
王定暫時還沒決定,先對付馬騰,還是先對付劉璋。
散關、陳倉、漢中、武關,西南一線的要地,現在都已經落入王定手中,不管是涼州的馬騰,還是益州的劉璋,對長安的威脅程度,已經降到了最低。
在成都的劉璋,收到了來自長安的聖旨。
他面露驚恐,找來龐羲,吳壹,黃權等人商量。
這個時候,他哪裡趕去長安。
他的兩個兄長,可是都死在長安。
劉璋自知,他若是去了長安,必然性命不保。
但是面對聖旨,劉璋又怕抗旨,真的被安上謀反的罪名。
地方諸侯,最怕的就是人在家中坐,忽然一道聖旨,請他入宮面聖。
很多不想造反的諸侯,因擔心去了京都,就會丟了性命,結果是越想越怕,最後硬著頭皮舉兵造反。
不過現在,天下已經大亂。
天子的權威,已經沒有那麼重。
各地諸侯真要如此聽話,王定只需要讓劉協多下幾道聖旨,將曹操劉備袁紹等人,全都招入長安,天下也就太平了。
黃權道:“主公,無需擔心。寫書一封,讓人送去長安,就說主公因思念劉益州,傷心過度,感染風寒,暫時無法動身前往長安。”
不想去長安的藉口,還不是他們隨便編。
至於長安的王定和劉協,相不相信他們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