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劉焉的支援,這場戰爭持續時間越長,王定這邊承受的壓力越大。
畢竟糧草運送,太不方便了。
都是山地,騎兵難行,運糧車就更難行了,很多地方需要民夫肩挑手提,才能將糧草運送過去。
高順已經在準備,五千陷陣營將士,隨時都能出發。
但還是那個問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斜谷道暫時走不了,只能先將糧草運送到陳倉。
好在從長安到陳倉,糧車還是很好透過。
王定不需要徵召民夫,直接讓士卒運送。
糧草的事情,還是交給樊稠。
而這段時間,也正好派人去漢中探查情況。
此事,王定交給司馬朗負責。
王定自己,則是還留在長安。
城外的稻田,已經帶上了一點金黃。
就算要征討張魯,王定也不可能影響秋收。
沉甸甸的糧食,可不能因為徵召太多民夫,而無人收割,最後爛在田裡。
不管什麼事情,都沒有糧食來的重要。
在洛陽主持耕種的楊修,也回到長安。
他沒有忘記,王定在開春的時候,還交給過他另外一個任務。
回到長安之後,楊修馬上就去找那幾位老農。
“老張,你家的田地,今年預計能收穫多少糧食?”楊修問道。
大半年沒見楊修,老張還記得楊修的模樣,笑呵呵的說道:“俺家的田,今年我看了一下,一畝少說能有四石糧食。”
開春的時候,老張也是狠心,從官府處租了一頭耕牛,今年他家足足種了十五畝良田。
就算按照往年,要被徵收掉五成糧食,他也能剩下三十石,足夠他一家人生活了。
何況,開春的時候,王定就已經說過,今年的糧食,徵收只有三到四成,他還能剩下更多。
或許還能拿點賣給糧商,然後給自己的家人添一床厚一點的棉被。
今年的冬天,也要比往年好過一點。
只是想想,張老農都覺得生活美好。
明年或許還能在換幾件衣裳。
他身上這件,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穿了多少年了,好像是成親的時候,就一直在穿了。
二十多年過去,破了又補,補了又破,一直不敢丟掉。
楊修從春耕,忙活到秋收,也不是去年那個不知五穀的少年。
各種作物,畝產多少,算是正常水平,他比一些老農更加清楚。
畝產四石,就算是在往年,也絕對是大豐收了。
楊修又去見了另外幾個老農,而後跟著幾位老農,一起去田地裡觀察,快要成熟的水稻和小麥。
小麥要比水稻更早成熟,在過幾天就能收割了。
金黃色的麥穗,沉甸甸的掛在麥稈上,隨著微風輕輕的晃動。
幾個稻草人,被立在田埂上,用來嚇唬前來偷吃麥子的鳥類。
喜歡有個妹妹叫貂蟬請大家收藏:()有個妹妹叫貂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