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定難得入宮,和劉協說了楊修修造水車之事。
後面都不需要王定請賞,朝中的那幾個大臣,就已經紛紛開口了。
楊修可不是無根浮萍,在朝中可是還有一個做太尉的老爹。
對於楊修這段時間,去做那什麼典農校尉,楊彪原本還是有些怒其不爭的。
也是好長一段時間,沒有理會楊修。
但是這水車出來,楊彪頓時就忘記之前的不快。
典農校尉還是能做出成績。
除了金銀賞賜外,還給楊修弄了一個農博士的頭銜,另外也是加封都陽亭侯。
或許天天與農夫待在一起,確實拉低了楊修的身份地位。
但是水車的作用,聰明人都知道。即使原本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人物,也能因此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至於楊修,史官更是不吝筆墨,將楊修祖孫三代都好好的介紹了一遍。
很快渭水旁,出現了一架又一架的水車,每天都有人前來觀看。
只是換了一批人,農夫們可沒時間浪費在這裡,他們每天都很忙碌,沒多少休息的時間。
而是城內的人,聽聞之後,特意出城一觀。
只是一架水車,或許不覺得什麼,但是看著數十架水車,不斷的將渭水提取上來,這景色,也足以壯觀。
還有好些個士子,看著水車賦詩一首。
渭水虹吸,雨神之功,上頃下流,田家無憂。
靠著渭水,有水車之利,今年的關中,再不用擔心有旱災。
一架水車,足以灌溉上百畝的田地。
楊修又在發動人群,繼續修建水渠,從渭水提取上來的水流,從從渭水邊上,經過十數里,流到長安城的城門前。
每個在田間勞作的老農,黑黝黝的面孔,總是能夠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他們不怕累,不怕曬,只望他們春日播下的種子,等到秋天的時候,可以結出累累果實。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這樣的盼頭了。
每年的春天,將種子播下,不說天災,很多人都沒等到秋收,人就已經沒了。
現在不一樣了。
人有了盼頭,在苦的日子,也能不會覺得累。
王定如定海神針,令長安城內外的百姓安心。
沒有體會過董卓亂政,西涼兵燒殺搶掠,就不會明白現在生活的難能可貴。
每個人都很珍惜,不想再回到過去。
王定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很平常,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是在百姓心中,王定已經是明主了。
這個時代,習慣了被壓迫的百姓,不需要特別對他們好,只要一切賦稅處於正常,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何況,王定還降低了賦稅,還給他們田地耕作。
有耕牛租用,還有水車灌溉。
對比之前的幾十年,今年真的太幸福了。
讓很多老農,都彷彿是在夢境中,或許只有仙境,才有這樣的畫面。
層次不一樣,每個人想象中的仙境也都不一樣。
李白的仙境,可能是飛流直下三千隻,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