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星輪之逆天小道士 > 第168章 變化

第168章 變化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絕世醫尊 把高武世界當成遊戲玩 萬古大龍尊 獵獄空間 詭道永恆:我能看見詞條 洪荒混沌天尊 從暑假開始修真 他修仙都拿命氪,你惹他幹嘛! 白狼劍神 我家老婆是女帝重生 仙遺錄 我真不是隱世高人,我只是個種地的 廢柴逆襲之風嘯九天 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雲養病弱哪吒後,病嬌戰神超粘人 風起微寒 邪尊霸寵:魔妃太囂張 系統你別亂來 星輪之逆天小道士 惡毒雌性太能裝,獸世男人瘋狂寵

張曉辰知道那時候的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市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天體生物學家iua表示,這些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可能是在行星形成之後才到達那裡的。例如,乙二醇醛所處的恆星形成區域最終有可能會變成彗星。ua指出,如果真是這樣,這些彗星或許能夠將糖分子送到年輕的行星上。

按照人類已掌握的知識來認識地外生命,是一種科學的探索。我們不能拋開知識體系去任意想象。

比如,我們不能說有一種生物可以在太陽上生活。現有的知識告訴我們:生命不可能在恆星上形成,但生命的誕生、存在和發展又絕對離不開由恆星的光和熱所提供的能源。因此,生命出現的第一個條件必然是在恆星周圍要有行星存在。

通常認為恆星是由氣體塵埃雲坍縮而形成的。如果密度很低的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縮,逐漸變為一個自轉著的扁平圓盤,那麼中央主要部分因密度增大、溫度升高發生熱核反應而形成恆星,周圍的薄盤就有可能形成行星系統。

生命的進化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其程序之慢完全可以同恆星演化的時間尺度相比。一種稱為藍綠藻類的比較高階的單細胞生物早在3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人類這種智慧生命是在太陽形成後經過45至50億年漫長時間出現的。

因此,年輕的恆星,即使它周圍存在行星,也不可能存在較高階的生命形式。另外,大質量恆星的發光發熱壽命只有幾百萬年,對於生命進化所需要的時間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類似太陽或更小一些的恆星才是合適的候選者。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符合這一條件的恆星約有1000億顆。

並非所有恆星在形成時都會伴隨有一個行星系統。在銀河系內,雙星約佔恆星總數的一半。

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對於雙星系統來說,即使已有行星形成,那也要不了多久,這些行星不是落到其中一顆恆星上,就是會被拋入星際空間而遠離雙星系統。於是,只有單星才是可能的第二輪候選者。如果樂觀地假定所有單星都擁有數量不等的行星,那麼,銀河系內大約可以有400億顆帶有行星的恆星。

生命不可能在任何一顆恆星上誕生,卻會誕生在環境適宜的行星上,而且行星離開恆星的距離必須恰到好處。

同時特別假定液態水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那麼,這兩個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如果地球離開太陽的距離比現在靠近百分之五,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再遠百分之一,地球會徹底凍結。恆星周圍具有能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氣象條件的行星是極為罕見的。計算表明,能滿足這一條件的第三輪候選者充其量也只有100萬顆恆星。

100萬雖然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但只有能同他們進行某種形式的接觸才能最後證實外地生命的存在。目前地球上最強有力的聯絡手段當推無線電通訊。毫無疑問,不要說幾十億年前的藍藻,就是人類本身,在100多年前也還沒有能力發播無線電訊號。

如果再次樂觀地假定,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在和平繁榮的環境中生活了100萬年,科學技術十分發達,財力充足,有能力不停止地向空間傳送強大的無線電訊號。那麼,進化成智慧生命需要40億年,100萬年只佔其中的萬分之二點五。因此,100萬個第三輪候選者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就只有250顆了。

250顆恆星平均分佈在銀河系中的話,離我們最近的也有4600光年。截止2013年,就地球上的技術水平,根本無法與之聯絡。唯一的可能是他們比我們先進,我們來接收他們的訊號。

我們人類生活在自以為寬廣的地球上,而地球在太陽系中猶如滄海一粟。如果將太陽系大小比做萬步,人類努力探索太空至今,也還只走出一步而已。

而太陽系於銀河系來說,則更是微乎其微。銀河系浩翰10萬光年,而宇宙又包含了無數個銀河系,我們可以觀測到120億光年的距離,而120億光年以外是怎麼樣呢,我們還無法知道。

但是很多人相信,在宇宙中生命甚至智慧生命絕不只是地球獨有的現象,雖然是罕見的,我們並不孤單。從哲學意義上說,宇宙的無限註定了天體數量的無限,從而也可以註定存在生命的天體數量同樣無限。問題只有一個,就是無法發現。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宣稱,地外生命探索工程已取得巨大進展,在目前發現的2000多顆類地行星中,一些行星存在生命痕跡,這意味著人類有望在今後20年內發現地外生命,在30年內或找到地外智慧生命,俗稱“外星人”。

尋找地外智慧生命,其實早已脫離了科幻小說的範疇,成為一項嚴肅的科學探索。早在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在美國西弗吉尼亞的國家射電天文臺,就開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組織地在銀河系裡尋找地外智慧生命的“奧茲瑪計劃”。從那時起,各種監測地外智慧生命訊號的計劃便從未停止過。

除了採取“被動監測”的方式尋找地外智慧生命外,科學家還嘗試主動聯絡它們。要進行這一活動,首先遇到的無疑是“語言”的問題。

科學家們一直猜測,數學語言可能是每個文明的共同語言。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在他的專著《宇宙聯絡》中表示,宇宙中的技術文明無論差異多大,都有一種共同的語言——數學語言。

中國數學家、語言學家周海中也指出,數學語言具有科學性、準確性、簡潔性、抽象性和普適性等特點,是宇宙交際的理想工具。

因此,數學語言就成了人類與地外智慧生命聯絡的首選媒介。美國加州“地外文明搜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計劃將維基百科的全部內容編譯成數學語言資訊,透過射電望遠鏡傳送至20光年以外的太空,並希望地外智慧生命能接收到這些資訊,藉此瞭解地球文明。此外,科學家們還嘗試用影象、音樂、傳送實物等方式,嘗試與地外智慧生命取得聯絡。

這一切對如今的人類來說都不是那麼熱衷了,相反,人類還要時刻防著更多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上。

喜歡星輪之逆天小道士請大家收藏:()星輪之逆天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羅浮通天 靈寵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