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文志少爺已自立門戶,所以他的家人們都沒有出席婚禮。
在東宮居住了小半年後,筱諾夫人想明白了,決定離開東宮,回去她和文志少爺倆個人的家,繼續生活。
出宮前,老頭子讓已滿宮齡準備出宮,且願意跟著筱諾夫人的家侍子和家侍女,跟隨在筱諾夫人左右,替他照顧她。
離開東宮後,筱諾夫人對外面世界的每一處、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充滿了好奇,文志少爺每次都很耐心,給她解釋她心中的困惑。
除了上課,學習,文志少爺都是形影不離陪著筱諾夫人到處遊逛,看風景,嘗美食。
剛開始,由於不適應外面的生活,筱諾夫人生病了好幾回。筱諾夫人每一次生病,文志少爺都很自責。
但筱諾夫人卻反過來安慰文志少爺,自己沒事,過一段時間
就好了,從小她的身體就很好,這次也不會有事。
一次,筱諾夫人上吐下瀉不止,吃了外面的藥也一直不見好轉。
文志少爺不得不帶著筱諾夫人去仁濟醫院看病,好在服了些藥後,筱諾夫人身子有了好轉。
之後,筱諾夫人也漸漸適應了外面的生活,身體不再出現不適。
出來後,因為想念老頭子,前幾年筱諾夫人回宮較頻繁。
後來,看著伊一小姐長大,經文志少爺點撥,筱諾夫人讀懂了伊一小姐眼神中的羨慕和一絲絲妒忌後,她回宮的日子便漸漸少了。
筱諾夫人最後一次再見到老頭子,已是三年前的事了。
每次回去,筱諾夫人和老頭子聊的都是宮外有趣的生活,家裡的人和家裡的事都不聊。
所以筱諾夫人不在宮裡的這些年,這裡到底都發生了什麼事,她根本就不知道。
筱諾夫人和文志少爺在一起多年,一共生了三個孩子。
但在每一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夫妻倆便將孩子都送回到了廖家,交由大哥撫養,讓孩子們認祖歸宗。
夫妻倆琴瑟和諧,日子過得好不快活,瀟灑自在,想念孩子就去大哥家看看孩子。
老頭子年紀大了,知道自己留在世上的日子不多。最後一次見面,老頭子勸說筱諾,對於他將來的離開不要悲傷。
跟筱諾夫人不同,伊一小姐的父母都在世,只是各有各的生活,她不能得到他們的疼愛。
同是自己親自撫養長大,老頭子對伊一小姐的疼愛不比筱諾夫人少。
但伊一小姐從小敏感多疑,心思重,在乎別人對她的一舉一動,尤其在意別人看她的眼神。
有家規在,又是在老頭子眼皮底下,家裡的人哪個敢在東宮“胡說八道”。
但伊一小姐卻從他們的眼神行為舉止中,看到了眾人對她與筱諾夫人的不同。
但凡筱諾夫人在,最好的東西永遠都是先歸她。她跳的舞沒有筱諾夫人當年跳得好;彈奏的曲子,也比不上當年的筱諾夫人彈奏地那般悅耳;得到的“獎賞”自然都比不上筱諾夫人的……
自己的母親多次違反家規不說,代替父親來看自己的繼母,幾乎不願正視她。
就連家族大聚會,父親的眼神也甚少在她身上逗留,她的弟弟們從小也沒當她是長姐,有時候沒有長輩在場,他們說話甚是沒大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