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翰一雙老眼望著肖初,滿臉僅是滿意的神色,道:“我道是什麼人,竟然能有這般智謀,原來是少年天才肖初啊,你的智謀老夫在十五年前可就領教過了。”
肖初坐在原地,被姜翰這一頓誇讚給搞的無所適從。
“姜老爺子,其實晚輩似乎沒有你說的那麼神,都是傳言罷了。”
肖初無奈,推搪道。
姜翰則是擺了擺手,“小友不必過謙,十五年前的三神教之亂,犬子曾經襄助,對於小友的表現可是親眼見證了的,尤其是對於小友那周密的佈置,更是讚不絕口。”
姜翰的兒子也參加了平定三神教的戰爭?此時的肖初正在仔細的思索著。
“呵呵,犬子名喚作姜弘義,曾經也是為平定三神教之亂除了一份力,回家之後,對於小友可是誇讚不覺啊。”姜翰眼見肖初正在思考,趕緊說道。
原來,原來如此,姜弘義是姜家之人,還是一省首憲姜翰的兒子,怪不得敢於蕭泰叫板,原來家中勢力這般強。
“姜大人在平定三神教的戰爭中同樣也是出力頗多,功勞比我可大多了!”
聽得肖初的自謙之詞,姜翰則又是瑤瑤頭,道:“我那兒子,有多少能耐,我比你可清楚多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小友真的不打算在停留一陣了?”姜翰又將問題拉回到原點,問道。
肖初搖搖頭。
“離家多年,未能在雙親膝下盡孝已然是不妥,況且又在此處停留許久,已然讓晚輩心中不安了,實在是感謝姜老盛情挽留,不過晚輩去意已決,還望不要在相勸了。”
眼見肖初面龐之上盡是決絕,姜翰自然也不再勸他留下來。
“小友智謀超群,能力初中,可有想入朝為官?如果願意,老夫願意修書一封保薦你入仕!”
當前大夏國施行的是科舉與察舉並存的人才選拔模式,所以有了姜翰的憑證,入朝為官自然沒問題。
不過,肖初此時還沒有這種想法,他更喜歡哪種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感覺,因此自然不太想入朝為官。
況且,現在京城局勢瞬息萬變,自己去了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呢,所以還是暫時不要接觸為好。
“晚輩感謝姜老美意,不過我此刻有多事在身,實在無暇顧及其他,還請原諒。”
聽得肖初言語,姜翰暗自搖搖頭,如此人才著實可惜了。
不過,隨後姜翰又想到,這個傢伙似乎是蕭泰的幹孫,前途自然無可限量的。
只不過,蕭泰這老傢伙在京城中的處境堪憂啊。
“你是安國公的孫兒,雖然是乾親,但是以蕭泰那老傢伙的性格而言,自然是不會虧待你的,即便沒有我的舉薦,你也能入朝為官,看來是老夫多慮了。”
肖初淡然一笑,並未多言,何止是乾親?肖初相信,只要他將自己的身份公佈出去,定然引起一番轟動。
當然了,現在還不是揭開秘密的時候。
“小友既然不願意留下,老夫也不在挽留,不過對於江東的事情,老夫想要聽聽你的意見。”
此言一出,讓肖初一針無奈,又繞回來了。
看來自己躲不開了。
“小友儘管暢所欲言,老夫洗耳恭聽。”姜翰道。
說就說唄。
肖初隨即有開始了他的大忽悠模式。
“姜老相問,晚輩實在不敢妄言,僅發表一些拙見,還請姜老斧正。”
眼見姜翰滿臉謙遜的樣子,姜翰點點頭。
“以晚輩愚見,江東境內之三神教一定要今早剷除,以免讓他們繼續發展就不可收拾了。以我們如今所在喊我的三神教資訊,將其圍而殲之輕而易舉,只要保持江東現狀,秘密監視三神教的一舉一動,等到柳雋帶領三神教六大執事回到總壇就能甕中捉鱉了!您覺得呢?”
肖初言罷,將目光又投向了姜翰。
姜翰則是呵呵一笑,嘆道,“了不起!小友之見與老夫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