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輕撫了一下銀白的鬍鬚,雙眼微眯,淡淡一笑,饒有興致的掃視場上眾位讀書人,這上聯是他昨晚讀書間偶然所得,不過思慮許久卻始終沒有想出一個完美的下聯,想到今天是文學交流會,便以此為題,試試定遠縣讀書人的水平也好。
場中眾人皆是滿臉難色,有的人還要時不時的瞄一眼其他書生,但是見到場上所有人都在努力思索,便知道大家都沒有頭緒,索性鬆了一口氣。
而場面越是僵持便越能激發眾位讀書人的興致,畢竟若是獨有自己一人對出下聯的話,那將是何等露臉的事情?
甚至,此一對,便可揚名定遠縣,令定遠縣眾多書生仰望。
眾人竭盡全力、絞盡腦汁,苦苦思索著下聯,這“風聲”、“雨聲”、“讀書聲”,三者都為名詞,分別代表三種事物,且尾音都是一個“聲”字,並且這三種事物都具有一定的關聯,讓人不由的在眼前浮現出一副風雨齊至,但纖纖學子努力讀書的勤奮模樣,而最後的一句“聲聲入耳”則是整個上聯的點睛之筆,將以上的風、雨、讀書等綜合在一起,展現出一副風聲、雨聲、讀書聲絲絲傳入到耳中的和諧畫面,同時也讓眾人直觀感受到學子在風雨之中發奮苦讀的畫面。
在場眾人,除了有個別的人家境殷實之外,大多數為寒門學子,聽到此上聯,不由的想起自己寒窗苦讀時候的場景,心境受到觸動,面露感懷之色。
“好一副扣人心絃的上聯。”
已經有學子在心中暗暗感嘆,能夠擬出如此上聯,只此一聯,李老先生絕對無愧定遠縣第一儒者之名。
李志遠滿面笑意,見到眾人苦思冥想的樣子,連連點頭,想來自己這上聯還是有些水平的,能夠難住在場讀書人,李志遠也漏出一副滿意的神情。雖然說自己的本意是想要看是否有人可以對出下聯,但是見到自己的上聯可以將眾人都難住,也比較滿意。至少,這能夠說明,在場眾人的水平還是比自己差很多的,不是嗎?
坐在近處的張景年同樣也在努力苦思,自己讀書多年,先前那上聯想不出來就算了,怎麼第二個自己也想不出來?難道自己真的不是讀書的料?不過就在張景年見到所有人都滿臉苦惱之色的時候便瞬間打消了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可以對出這幅對聯,那還不將眾人都給比下去?
於是,這位張景年仁兄便再次充滿了激情,頭腦急速運轉,想要想出一個貼切的下聯。
一旁的黎仲康同樣也是眉頭緊皺,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但是在偷瞄一眼肖長安之後,見到肖長安也是愁眉苦臉的樣子,便長出一口氣,繼續苦思。
而肖長安現在也是在竭力琢磨這對子的下聯,想了半天沒有什麼頭緒,隨後便將目光投向肖初,此時的肖初卻裝作沒有看到的樣子,自顧自的吃著糕點,時不時還要向著場地四周望一望。
現在的肖初卻並沒有直接將答案告訴肖長安的想法,反正自己的目的就是打擊一下那個黎仲康,要是他對不出來的話,別人愛誰對就誰對,自己也懶得管。
用肖初的話來說,誰讓你丫的拉偏架?勸架就算了,還要貶低他們父子一頓,不能忍,這個絕對不能忍!
想到這裡,肖初不由的再次陰險一笑,老兄,不怪其他,要怪就怪你太倒黴吧,誰讓你得罪一個開了掛的天選之子呢!
現場一度陷入到僵持之中,場上眾人一番苦思無果,心中不由的沮喪,心道這李志遠莫不是來砸場子的?可是文學會是他們三傢俬塾召開的呀,這樣對他也沒有什麼好處。
主位之上的陳元年與眾人一般無二,臉上盡是為難之色。這上聯就算是他,想要對出下聯也要花上一番功夫。
要知道,文章本天成,佳句偶得之,這樣的事情,是強求不來的。不過就在場面一度陷入到尷尬的時候,忽然在現場同時響起兩道聲音。
“有了!”
這兩人的聲音幾乎是同時發出,場上眾人卻頗受打擊,自己等人一點頭緒還沒有想出來的,竟然已經有人對出了下聯?而且還是一次兩個人?
這也太打擊人了吧!
眾人尋聲而望,只見那兩人坐在一張桌上,赫然正是張景年、黎仲康兩人。
張景年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下聯,聽到有人與自己同時出聲,一陣驚訝,但是在看到那人正是黎仲康的時候便釋然,這位老兄可是此次中秀才的大熱門人選,有此才學,也數正常,隨後張景年朝著黎仲康一笑,道,“仲康兄,你也對出下聯了?”
黎仲康卻稍顯驚訝,沒想到張景年在上一副對聯的時候毫無作為,到了這裡便可以率先發力,也算是有些本事。
“景年兄,我們誰先來?”黎仲康淡笑,問道。
“仲康兄,愚弟不才,願意拋磚引玉!”
黎仲康聽到張景年這麼說,也不與他爭辯,道,“景年兄,請了!”
其實張景年在剛才也是留了一個心眼的,萬一要是自己與黎仲康想到一處去了,或者弄了個相似的句子,到時丟臉可就丟大了!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先對的人佔一些優勢的,畢竟,在這個時候,還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後張景年輕跨出一步,朝著李志遠施了一個學生之禮,輕吟道,“男人女人心上人,人人有情!”
場上眾人一愣,不過隨即一陣嗤笑。旋即又想了一下,點點頭,隨然這張景年的下聯與李夫子所出的上聯挨不著邊,但是細細一想也算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
在張景年的下聯中,完全是將幾個詞語羅列在一起,整個句子毫無意境可言。
要是放在現代,可以將其形容為:吃餃子不蘸醬油,那是沒有靈魂的!
“歪才,絕對的歪才!”現場的書生中已經有人在心中將其定義為歪才。
李志遠聽到張景年的下聯,同樣愣住了,後來又覺得這下聯似乎在句式方面沒有什麼不對,並沒有開口評判,顯然這一下聯並不是最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