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碧如洗,早晨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行成一束束粗細不同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遠處巍峨的群山,在陽光的照映下,披上了淡金色的外衣,顯的格外的美麗。
賀蘭山東麓的百寺口,坐落著一對古塔,它們就像兩個孿生兄弟守衛在山口兩旁,顯得格外挺拔。
百寺口處多達一百多座寺廟,因而得名百寺口。
“戚大人,這麼多寺廟,他們會躲在哪座寺廟裡啊。我們不是要一個一個找吧。”慕子易望著百寺口,垮著一張臉,生無可戀的樣子。
戚無影忍俊不禁,望向慕子易,“為什麼要找他們?”
慕子易心覺這不是明知故問嗎,“我們來的任務不就是要找盧忠意和廢帝孟鈺卿他們嗎。”
戚無影調笑道:“我們既然知道了他們的目的地在哪,又何必在意小節,等他們出來不就好了,他們可比我們急。”
“等他們出來,你開什麼玩笑,要是我,我就土遁了,才不出來呢!”
沈儒笑看慕子易,“我想到一個詞,挺應景。”
“說。”
“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
慕子易挑眉,咬牙切齒,“你說的挺對,我也覺得東城衛更適合你。你也別掛名了,回來做真正的太監吧!”
“噫,我這個人向來說話都是有道理的。只是不被承認罷了。”
金辰問了戚無影,“大人,我們現在要怎麼安排。”
“這裡也沒有客棧留宿,不過看那雙塔不錯,我們可以去那裡看看。”戚無影掃了一眼眾人,又道:“拜寺口是賀蘭山著名山口之一,這裡山大溝深,環境幽靜,面東開口,視野開闊。這裡曾是西夏佛祖寺院所在地,我雖然不信神佛,但是能觀賞一下這麼宏偉的建築也是好的。”
眾人沒有意見,紛紛點頭,表示想去見一見這著名的雙塔。
“戚大人,沒想到你們金羽衛除了下手賊黑之外,懂的還挺多。”慕子易眼前一亮。
戚無影調侃著:“金羽衛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我們可是東城衛的人。”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西塔根下。西塔高聳入雲,站在塔下一眼望不到塔頂,看起來塔體比東塔較為粗壯。
塔頂上承八角形剎座,剎座簷下,飾以並排彩繪蓮瓣,轉角處飾以磚雕力神,力神裸體挺腹,手託蓮座,栩栩如生。剎座上承“十三天”寶剎。
“哇......”金辰讚歎:“這裡每一處都是精雕細琢,用料講究。”
沈儒:“這應該是古董了,你想搬回家啊。”
金辰:“我的家還真裝不下幾十米高的塔。送你了,你帶走吧。”
二層以上由數層疊澀稜角牙和疊澀磚構成腰簷,腰上砌成平座,外簷飾以圓形獸頭構件。
每面腰簷下均有彩塑佛像及裝飾圖案。正東面第十二層佛龕內右上側,有方形文字,跟大魏的文字比起來筆畫較多,但又不像是外文。在第十層的平座上,放置著一個完整的綠色琉璃套獸。塔頂佛龕內建有一根六稜木質中心剎柱,剎柱上有墨書提字,同樣的方形字。
慕子易歎為觀止,雖然這塔是她第一次來,但這上面的文字她認識。她不禁雀躍的喊了戚無影,“戚大人,這塔果然是西夏時期建造的,我今天算是大開眼界了,你果真沒騙我。”
“何以見得?”戚無影眸中滿是欣賞,知道她書畫方面頗有造詣,卻不知道她竟然還懂得西夏曆史嗎?還真是像一個寶藏女孩,她到底有多少面是他不知道的,他等著她後面有何見解。
說起了書畫方面,慕子易自是滔滔不絕。“大慶元年,西夏景宗在正式稱帝前,命大臣野利仁榮建立了自己的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餘字,形體方整,筆畫繁冗,結構仿漢字,同屬表意文字型系,形體近似,形體方正,構字方法相似。用點、橫、豎、撇、捺、拐、拐鉤等組字。”
慕子易空靈的聲音迴盪在這古塔內,眾人只見她說起這些來眸光晶亮,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那種專業、嚴謹、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是與那個膽小、有點小機靈、小幽默的樣子大相徑庭。
似乎只有在書畫領域中的她,才是那個光芒萬丈的明珠。
平時的她,都是明珠蒙塵。
眾人聽了她的科普,不由得仔細看起來了牆上的文字。
剛剛他們只覺得牆上寫的這些似字非字,又不像畫符,簡直就是盲人摸象,睜眼瞎。現在好像豁然開朗了。
楚雯靜仔細看了這些文字,“我只看的出來斜筆較多,還真沒看的出其他。”
季風看著楚雯靜的側顏,碎髮垂落在臉頰,英氣中帶著些許柔和感。
季風附和道:“沒看出來不丟人,我也沒看出其他。”
慕子易一邊解釋一邊給楚雯靜和季風用手指著文字,比劃著拆解,“的確是斜筆較多。這些文字比我們的文字少了豎鉤,單純字較少,合成字佔絕大多數。你們看這邊,這個字就是兩個漢字結合在一起的。這樣來看是不是容易懂了?他們的文字兩字合成一字居多,三字或四字合成一字者少。合成時一般只用一個字的部分,可以是上部、下部、左部、右部、中部、或者大部分,有時也用一個字的全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