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少傑和老向兩個在地頭爭吵,歐偉奇卻坐在地裡一言不。
他的臉色蒼白,原本的精氣神彷彿全都被抽走了一樣。
這些實驗從頭到尾,他都是跟著做的。
最開始的時候,在長纓集團的實驗室裡,歐偉奇的本意,還是去拿資料的,而不是專門研究這種作物的。
本質上,歐偉奇還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一個研究人員。一開始他應方少傑的要求,去了田民傑的實驗室,就是為的那些資料。他看中的是資料的價值,而不是這種作物的研究。
但是,隨著和田民傑一起對這種作物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加上後來拿著資料,到了方少傑提供的實驗室,歐偉奇可以說是全程掌控著這種作物的研究,從最開始的選種,加工,培育,到後來一步步篩選、催化。
剛開始的時候,歐偉奇還會算一算投入有多少,想著是不是要控制成本。
但到了後來,歐偉奇的精力已經全部投入到了研究之中,根本不去管實驗室的投入。
可以說,如果不是後來劉先生加大了投入,光靠方少傑和歐偉奇自己的資金,是根本無法完成實驗的。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現在的實驗室成果,可以說八成都已經在劉先生的名下了。
按照歐偉奇的想法,他還想繼續再實驗下去的。只有在實驗室裡完全穩固了,種子在實驗田裡也有了多批次不錯的表現,才能拿到實地裡進行大面積的種植。
然而,方少傑拒絕了他的這個建議。
這一次是方少傑第一次拒絕歐偉奇的要求。歐偉奇是非常意外的,但是,當方少傑拿來這一段時間實驗室的支出後,歐偉奇才知道,原來,就劉先生開始加大對實驗室的投入後,實驗室裡的支出竟然已經達到了如此的巨量!
不過歐偉奇很快就明白過來,這不是假賬,是實實在在花出去的東西。
那些用作種子催化的化學材料,都是極其珍貴的,而有些材料甚至必須要從國外採購。他多次重複實驗,催化劑用的量大,而且用在種子上的量必須嚴格控制,不然,種子就會出問題。
如果不是因為實驗成功後的種子可以自行的繁衍,以後成熟的作物就可以當種子,這實驗就算成功,也是沒有收益的。
但是,現在方少傑已經不允許再反複在實驗室裡實驗下去了。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別說他撐不住,恐怕老向那邊也不可能再投錢了。
一個搞良種的實驗室裡花進去幾億,傳出去,誰信啊!
所以,才有了現在這塊幾百畝的大面積實地種植。
這些種子,也是實驗裡這麼長時間積累下來的所有種子。
雖然方少傑只是掌握大局,並不完全參與實驗,但實際上每一次實驗,每一批作物的成長,方少傑都是極為關注的。這也是他為什麼敢大面積種植的原因。
可以說,方少傑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這些種子只要種成功,帶來的收效,絕對不僅僅是收獲多少噸糧食那麼簡單。
然而,真的應了那句話,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當技術人員把情況報給方少傑和歐偉奇的時候,歐偉奇現在還記得當時方少傑的那絕對不相信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