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聽到李曉說自己要退圈,不難猜出來餘採三人的來意。
孫曉黎和方邊緬婆媳兩人,一個招呼著三人隨便坐,一個幫忙倒水。
三人也不拘謹,她們以前也來過李曉家裡,還經常和孫曉黎一起去做美容呢。
閒聊一陣,餘採看向李曉,“我們聊聊?”
李曉點點頭,兩人去到了樓上。
“你是怎麼想的?新電影的工作都全部完成了,怎麼好端端的突然就想退圈?”餘採迫不及待的發問。
突然,真的太突然了。
李曉很明顯就是突然想到退圈的,不然不會連新電影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才提出來。
雖然餘採現在的主要工作重心都是放在公司的運作上面,但她一直都是李曉的經紀人。
藝人很有可能是心態出了問題,不知道遭遇了什麼挫折,相比於工作上的事情,餘採更關心這點。
因為她也清楚,退圈是否會造成粉絲流失、人氣大降,對於李曉這種靠作品說話的藝人來說,其實不是很重要。
就連阿瑪尼的代言合同,在來路上她也已經想過了,不重要!
只要李曉未來依然可以拿出實打實的作品,名利等身外物,自然會聞風而來,根本無需多費心思。
她最擔心的就是李曉狀態不對,心態發生了轉變,從而導致創作的潛能耗盡,無限期延長復出的期限。
無論做什麼,心態都是很重要的,一旦心態不對了,事態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不好意思,採姐,這事是我太任性了。”
李曉先是低頭認錯,其次給出瞭解釋:“我覺得我太浮躁了,歌曲也好,電影也好,我都沒有從中有很深的感觸,彷彿像是工業流水線一般製作出來。”
“所以我要休息一段時間,好好思考一下。”
其實這就是李曉的想法,這兩天他想了許多,在方邊緬的開解下,他忽然明白。
既然想不通夢裡的這些作品到底從何而來,那就先不要想,時間會告訴他一切答案。
或許直到老死也不知道從何而來,但那時就已經得到答案了,他真的是與眾不同。
現在要思考的是,他能從這些作品中得到些什麼,收穫了什麼,這比什麼都重要。
好比袁士山,結束見面後,他本應該快馬加鞭完成電影配樂,甚至藉著這首歌,對電影做一些細節性的剪輯調整。
這也是困擾了他長達一個多月,導致他精神疲憊、面容憔悴的煩惱。
有了解決煩惱的方法,可他卻說要回家看看,好久沒回家了。
在電影裡面他詮釋了他認為的愛,同時他也收穫瞭如何去愛。
顯然,鄭元吉調侃問他“多久沒回家了”,也是讓他受益良多。
而李曉覺得需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重新迴歸到生活本身,用更敏銳的心思,去觀察生活。
正如黃老師曾經說過謝捺,“你的生活閱歷太少,需要多一點生活的磨礪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
李曉覺得這句話也適合自己。
換句話來說,夢裡的作品也許不是自己的,是平行時空誕生的作品。可自己能夠感悟透了,那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了。
李曉的一番話,讓餘採沉默了良久。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