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會和聲,但至少李曉在這一首歌裡的和聲水平,他們遠遠達不到。
一些默默無名的歌手,則也是收斂起了小覷的心思。
他們來看演唱會,當然有喜歡和崇拜李曉的,卻也有少數是抱著考究的心思來的——
倒是要看看,快要被粉絲吹到天上去的李曉有多吊!
看到了,是真的很吊,至少這個和聲水平超過了他們的認知。
其實也不怪他們有這樣的想法,近些年出來的歌手,大多數是真不怎麼樣,水平都很一般。
在酒吧、餐廳等一些場合演出的歌手都有這種水平,他們認為“我上我也行”,只是缺少了一個露臉的機會、展現自己才華的舞臺,亦或者受限於外貌身材。
現實情況就是他們想的那樣,只是如今演藝圈發展有點畸形,如果你不是才華出眾到一定的程度,很難追上外貌的差距。
不過在聽了李曉兩首歌后,在場有這些想法的人都收起了一點心中不平,至少圈內還是有真材實料的人的。
觀眾席裡的想法,李曉自然是不清楚的,演唱會正常進場。
黃雷唱完一首歌,也沒有留在臺上廢話,同觀眾打了招呼就坐著升降機下了臺,而李曉繼續演唱。
這麼多場演唱會下來,李曉收穫了很多。
粉絲凝聚力更強了,同時收穫了許多新粉絲。
對音樂也有了更多的體會,明白了音樂不止需要在錄音棚裡細心打磨、一絲不苟,同時也需要輕鬆隨意的狀態。
錄音棚裡唱歌,和演唱會里唱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幾乎每一首歌,他都會即興地做一些小改編,效果還不錯。
當下演唱的《無名之輩》,更是直接唱嗨了,觀眾席裡是燈牌組成的海洋,波浪翻湧。
除此之外,李曉多了一個外號——行走的cd。
這對於歌手來說是很高很高的誇獎了,證明一個歌手的唱功得到了極大多數的認可和欣賞,認為他現場演唱和聽錄音棚製作而成的單曲沒什麼區別,都是一樣的無可挑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恐怖的是,即使是即興改編,李曉也依然牢牢把控著歌曲的走向,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李曉連唱了三首歌,拿了瓶水在臺上坐下喝了起來,連續小口喝了好幾次,說道:“還有新的嘉賓哦!”
觀眾席頓時又有了不小的騷動,不知道為何,粉絲們就特別喜歡猜李曉的演唱會嘉賓。
可能是擔心李曉在圈裡沒什麼朋友......
新嘉賓彭彭有些拘謹地在舞臺黑暗處慢慢走出來。
作為演員,在公共場合拘謹露怯不是該有的專業表現。
但沒辦法,這不是彭彭的專業,在這麼一個大場面挑戰自己,即便內心很強硬,也是會有點發怵的。
彭彭其實主觀上其實不是很慌,只是不知道為何莫名感覺有點緊張。
不過總歸是一個藝人,還有李曉在一旁“幫襯”,幾句歌詞後就進入了狀態。
還是原計劃,一首歌裡李曉多數在和聲。
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是想秀自己的專業,也不是特意給他們多一點機會,只是專業人士和一般人唱歌真的有很大的差距。
黃老師和何老師畢竟是出過專輯的,唱功可能說不少多好,但在李曉的配合下,至少不會出現很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