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組給了一塊塑膠布,面積足以覆蓋整個棚子,但是塑膠布是透明的,陽光可以穿透,防曬的效果就不是很好。
李曉又開著皮卡回去運了點幹稻草過來,均勻覆蓋在塑膠布上面,很快,一個簡易的木棚就弄好了。
木棚的外貌一樣還是很簡陋,但無所謂,又不是屋裡的建築,不需要美觀,只要實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放置水果外,他們需要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在木棚下遮遮太陽,避一下雨。
......
“我覺得曉曉下一季應該不會來了。”
廚房內,黃雷忽然提到。
“怎麼說?”
何炯倒是沒驚訝,只是好奇他為什麼這麼說。
說了一下買菜回來看到李曉一個人在搭棚子,還有昨天到今天的觀察發現,黃雷說道:“他現在好像就是在把這一季,當做最後一季在做。”
“原來我們睡覺的時候,曉曉還去搭了棚子。”
何炯有些羞愧,更多的卻是欣慰,轉而道:“這孩子,總以為欠著咱們的,還是太年輕。做節目,不,不管做什麼事情,分分合合都很正常,他太重感情了。”
頓了頓,又欣慰道:“所以這也是我們這麼喜歡他的原因。”
是啊,這也是我們這麼喜歡他的原因......黃雷笑笑,沒說話。
“這孩子就是想得太多,怕對不起我們,其實哪會啊!我們多謝他還來不及,不然節目也不會有如今這麼紅火。”
何炯玩笑道:“他這麼想,好像就是在說,我們都是忘恩負義的人一樣。”
聊到這個話題,何炯的話似說不完,“其實曉曉離開蘑菇屋也很好,我非常贊成,他在別的領域有更好的天賦和更出色的表現,待在蘑菇屋,反而是有點束縛他了,他應當是一個自由自在的藝術家。”
對於欣賞的後輩,何炯都很喜歡給予讚賞,尤其是李曉,他的讚賞會更加誇張,同時會包含著心中期許。
這時,黃雷打算說話了,以乾爹的姿態說道:“什麼藝術家?這小子哪有你說的那麼好!”
繼續道:“藝術家這個評價真的太高了,雖然他導演的第一步短片電影,拿到了戛納的短片金棕櫚,但也還當不上這麼高的誇獎。雖然他第一部商業電影,賣出幾近三十億的票房,但也就票房高點,缺點的還有不少。雖然他開了好幾場演唱會,不管幾萬人的場,都場場爆滿,但年輕人嘛,人氣是會比較高一點。雖然......”
“......”
何炯撇撇嘴,在他一副得意又刻意壓制卻還表現很明顯開口時,就知道他想要說什麼了,懶得管他。
老凡爾賽文學家了。
手上動作一直未停,黃雷對李曉的“批評”也一直未停,何炯心想,要不要等李曉明說要離開蘑菇屋的時候,自己也提一個做他乾爹的要求?
......
賺錢大隊凱旋而歸。
下午四點半出門,七點半結束,一共三個小時,九個人搞了九百七十八斤西瓜,四百斤火龍果,節目組還算良心,都給算了整數,以及準備帶回去的兩個西瓜和十來個火龍果。
西瓜和火龍果的價錢是一樣的,,節目組還算良心,都給算了整數,一共給了三百,加上早上賺的一百五十五塊,和先前的存款,蘑菇屋現有存款696塊錢。
不過李曉不知道今天買菜的花費,還沒有統計進去。
下午幹活,大家雖然都略有懈怠,沒有上午認真,但也是有點累了,中午吃的也比較簡單,到五六點的時候大家都開始餓了,工作效率自然也提不上去。
走過小拱橋,聞到屋內飄來的菜香,又餓又累,沒精打采的眾人都眼睛一亮,撒開腿跑了起來。
楓妹和楊欣悅以及孟柒三個女生也不例外,藍莓定價雖高了一點,但是不好摘,成熟的也不夠多,她們堅持要幫忙,此時也是一點形象都不顧了。
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一回到家,就看到兩位“家長”在擺餐具,還微笑著對他們說:“都餓了吧,趕緊洗手吃飯。”
眾人也是都餓了,包括中午餓過了頭,沒什麼食慾吃的不多的李曉,一個個當即在院子的水井排起隊來等洗手。
紛紛落座,一時間,只剩下筷子碰到碗的聲音。
蘑菇屋的晚飯總是豐盛的,香茅草烤魚,這是當地的特色菜,黃雷加入了一點個人廚藝理解,味道還算不錯,還有常見的紅燒肉、口水雞、豆腐炒肉末、紅燒獅子頭,再加上一些幾道素菜,一共有九道菜。
分量很足,大家下筷子也很大膽。
突然“哇”的一聲,楊欣悅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