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前眼神滿是疑惑,他對李曉的瞭解,幾乎都是從網上來的,自然是瞭解的不多。
但,這和他說的事,又有什麼關係?
見他不解,餘採耐心地問道:“你以為曉曉說的真實,那就是必須要指著嘉賓的鼻子罵?”
“感覺......有這個可能。”
吳前低下頭,給出了自己答案。
李曉剛剛可是一副意氣風發、年少輕狂的樣子,好像把這些嘉賓都不放在眼裡。
何況,年輕人嘛。
儘管獲得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成就,但他還年輕,很多東西都會理想化,做起事來,也會更容易地情緒化。
餘採無奈地笑了笑,解釋道:“這你倒是小看曉曉了,雖說,這種場面有點可能會發生,但不會在這個節目。如果不是一些特別過分,牽連到他或他身邊的人的事,他是不會發這種脾氣的。”
頓了頓,透過門口看了一眼,在外面和大家繼續交談的李曉,很快又道:“他確實是有點理想化,但是,他考慮到的,未必比你會少。
而且,你也聽到他說了,不能抓著嘉賓的先天問題不放,以及一些低俗的點,不能說,這是一個底線。
那麼,說到底,吐槽來吐槽去的事情,都是嘉賓被大家知道的一些黑點,我們邀請嘉賓的時候,會說明這一點,可以接受得了的人,自然就回來。
再有,你太小看現在的明星了,在這種網路時代,網友們可以隨意的評價和攻擊,他們的承受能力,可比你要想象的要高。
一些在網上,被別人說爛的黑點,你說的再過分,說不定他們都不會在意。
最後一點,我們這說到底是一個綜藝節目,嘉賓也同樣清楚,別太小看這些混娛樂圈的人了。”
公眾人物,要是沒有強大的心臟,自我肯定的心態,哪能做的長久,走的也不會遠。
餘採覺得,他們要擔心的,應該是能不能過審的問題,而不是嘉賓會不會生氣不願意來這些問題。
當然,節目裡再狠,私下裡,對嘉賓的接待,禮節性的東西一定要做到位。
這樣一來,想生氣,人家也不好生氣了。
畢竟,這些都是為了節目嘛!
什麼?
你生氣,那就哄哄你。
還敢發脾氣?
那你這不是在影響節目錄制,耍大牌嗎?
這可是一開始就談好的事情......
有大把黑點的明星,就是被黑怕了,考慮的事情會更多,他考慮不到,團隊也會萬分叮囑。
這些不是李曉說的,是餘採自己想的。
到時候要是出現以上的情況,反正錯不會在節目。
當然,做好節目才是目的,不會故意奔著激怒嘉賓去的。
說完,餘採便不再說太多,踏著高跟鞋離去,留下若有所思的吳前。
......
接下來的幾天,李曉重新回到了學校上課。
過上了第二季嚮往還沒開始錄製前的生活,除了上課,就是和方邊緬約會吃飯,還去和張海東打了兩次籃球。
戛納的話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面熱度下降了一點。
但越發臨近頒獎的日子,討論和關注的人依然有很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