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創人員身份參加的酒會,必定是不一樣的。
戛納官方的人,以及一些同行、商人,在酒會上,與李曉一行人推杯換盞、相談甚歡。
李曉也參加了酒會,場面和他預想中的竟是有點不一樣。
可能是因為他們年輕的原因,該單元的負責人,介紹主創成員的時候,也說過他們大學生的身份,這些過來聊天的人,少了很多資本,多了很多真正的電影的交流。
酒會結束之後,李曉也就打算結束這趟戛納之行了。
戛納電影節開幕到閉幕暨頒獎典禮大概有十二天的時間,李曉自然不會在這裡待這麼久,體驗到了這裡的氛圍,也就算是不虛此行了。
盧飛章他們,則是會在這裡待到電影節的結束。
至於電影能不能獲獎,他們是不知道的,雖然有點信心,但結果沒有出來,一切都還未說定。
不過,好不容易來到戛納一趟,好不容易讓輔導員批了假期,可不能白白浪費了。
何況,在這座電影氛圍濃厚的城市,他們是能夠得到進步的。
方小靈和餘青還有造型團隊,也跟著留了下來。
酒會結束沒多久,李曉和餘採以及陳勇趕往尼斯的機場,登上了回國的飛機。
......
人大。
國內時間,晚上九點。
此時的大學校園,人可不少。
有剛下課出去吃宵夜的,有穿的時尚潮流出去享受也生活的,也有在外面勤工儉學回來的。
人多,好混。
在昏暗的路燈下,李曉只是戴了頂帽子,壓得很低,便混進了人大的校園裡面。
剛下飛機,他就直接往這裡趕來了。
一路往校園走去,也沒有人會過分注意這個戴鴨舌帽的男人。
有的學生,看到戴著鴨舌帽,帽簷壓得很低的李曉,甚至還會露出嫌棄的神色。
你以為你戴上鴨舌帽就是李曉啊?
李曉引領了這個風頭,很多男生,喜歡上戴帽子和口罩出門,騷包一點的,還會多戴一個墨鏡。
原因是,北大那邊傳來的一則故事。
一個北大男生,感冒了,怕曬,曬多了會頭暈,醫生還說,他的唾沫可能會把感冒傳染給同學,他便戴了帽子和口罩。
北大的學生已經傳遍了,李曉在校園裡會戴著帽子、口罩以及墨鏡出沒。
這個男生,雖然沒戴墨鏡,但帽簷拉的很低,讓人看不清他長什麼樣子,再加上,身材和李曉的看起來很像,自然而然地就被人認錯了。
一群女生把他當做是李曉,上前要簽名和合影,發現是個誤會之後,其中一個女生又見這個男生長得不錯,便加了微信,於是就摩擦出了火花,處成了男女朋友。
這則愛情故事,源於一個誤會。
但卻是真真實實地存在的。
傳遍京城的各所大學。
以至於,有很多急於脫單的男生,爭相模仿。
當然,到了現在,大家更多的是把這個當成一個梗來玩。
這個故事李曉自然也有聽過,他卻發現了一個重點,那個男生長得不錯......
沒多久,漫步來到方邊緬的宿舍樓下,李曉剛想拿出手機給她打一個電話,不經意間轉頭一瞥,就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朝他飛奔而來。
方邊緬的幾位拎著水果以及宵夜的舍友都有些發愣,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