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檔同型別的節目卻以不同的方式展開了節目的內容,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討論。
“看了《唱作人》我還以為我看錯節目了,確定這是音樂類節目而不是訪談節目?”
“袁立飛和華麗莎我真的愛了,可惜兩人在分手之後各自組建了家庭,不過作為兩人的粉絲,我覺得今晚能看到他們同臺表演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唱作人》一開始就說了啊,第一期其實算是先導片,更多的是讓觀眾瞭解歌手們平時創作的狀態,我覺得這種方式更好。”
“《我們的歌》感覺不怎麼好看啊,第一期說創作吧唱的又不是新歌,說唱功吧,那兩位偶像真的是一言難盡,最讓我反感的是這節目居然有閆鳳青,這種人居然還可以上節目賺錢?”
“樓上的挺住,腦殘粉即將到達!”
“唱的很好了好不,而且這是節目的錯,我們愛豆是搞創作的。”
“總算知道什麼叫做一粉頂十黑了,所以你們愛豆創作了什麼拿獎的歌曲了嗎?《唱作人》全體歌手都拿過最佳作詞或者最佳作曲瞭解一下,就算拿最年輕的李曉和你們愛豆比...算了......”
“哈哈哈哈嗝,拿最年輕的李曉,哈哈哈哈!”
“吵那麼多幹嘛,難道你們不關心翁雪凝半年換了五個男朋友嗎?”
“看到這個訊息我們整個宿舍都驚呆了!”
“不是誰的粉絲,但是我覺得《唱作人》更適合我,至少可以聽到很多八卦......”
“正解,大大的滿足了我們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怎麼說呢,我感覺《我們的歌》有點刻意地模仿《歌手》了,看到觀眾哭的那裡我尷尬到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那兩位偶像唱的真不怎麼樣啊......”
“《唱作人》也是掛羊頭賣狗肉,搞這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還不如直接開始創作呢!”
“那兩位偶像一起淘汰吧,他們真的不配和天王天后同臺競技。”
“......”
兩檔類似的節目同時播出,不免的會被網友拿出來比較。
雖然《唱作人》的口碑要好一點,但是因為第一期全部都是聊天內容也有一些觀眾進行吐槽,而《我們的歌》則是因為兩位偶像收穫了更多流量的同時遭受到了很多吐槽,認為他們沒資格踏上這個舞臺。
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第二期的節目內容。
......
星期六,李曉在上午到達了魔都,這次隨行的還有方邊緬以及方小靈。
方邊緬沒課,不用她主動提議李曉都想要把她帶過來,方小靈過來則是要負責一些溝通的工作,畢竟第二期是要上舞臺。
伴奏需要用到的樂器的樂譜李曉早就發給了節目組,節目組也安排了樂隊進行了練習,所以李曉上午的彩排很順利,因為舞美或者舞臺效果什麼的都沒有設計,彩排了兩遍就搞定了。
很快地,就來到了節目錄制的時間。
下午三點,隨著101位觀眾入場,歌手們又是一窩蜂的登上了舞臺......
李曉坐到座位上就看到方邊緬在捂著嘴偷笑,看向黃白問道:“你剛剛是不是推我了?”
“我第一個上的臺怎麼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