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峰沒和他打招呼就離去,坐在一旁的曹子文自然是察覺到的,此時他的臉色鐵青,本以為遇上一個咖位差不多又可以聊的來的人,沒想到也是個縮頭縮尾的傢伙。
走出場館的呂峰不禁嘆了一口氣,並不是因為曹子文,曹子文早已被他放到一邊了,讓他嘆氣的是本以為自己小有成就,可是看完了李曉的彩排之後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有一種很大的心理落差,讓他感覺到挫敗。
有的人天生就是萬眾矚目的那一個。
一想到李曉唱歌時候意氣風發、揮灑自如的神態,呂峰不由自覺地就想起了這句話,李曉眉宇間的自信,他覺得自己都需要學習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讓他覺得有點可笑的,今天剛認識的曹子文對此竟還是不屑一顧的神態。
在李曉還沒到場館進行彩排的時候,曹子文就有和呂峰酸過很多同行的事情,那時候呂峰只以為曹子文是壓力太大了所以也沒有多想,但是在看到曹子文竟然對李曉的彩排還是不屑的姿態,呂峰才意識到,這個曹子文不是壓力太大了,他是真的蠢。
不會向優秀的人學習,不承認別人的優秀,這是呂峰不告而別的原因。
回到李曉的彩排現場。
樂隊的人有些發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以至於李曉走過來有一種無言的尷尬。
樂隊的人有點發懵,以往不是沒有合作過更出名的歌手,可是或多或少的都是他們的伴奏在遷就著歌手,可是剛剛他們因為心裡面都記住了李曉的那句提醒,伴隨著李曉的歌聲,腦子裡完全沒有任何想法,自然而然地就演奏完了一首歌曲。
樂隊眾人對望,默默地從彼此的眼神中得到了一樣的答案:我們是工具人?
一般盛大的表演為什麼需要樂隊來配合歌手,而不是直接了當地在放錄製好的伴奏?
放錄製好的伴奏,那樣對於表演來說明顯更為穩妥,就像假唱一樣。
那是因為歌手和樂隊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候在兩者配合之下,最後的效果甚至比錄音棚裡成百上千次錄製好的原曲要更為動人。
可是現在樂隊的人感覺自己剛剛好像什麼忙都沒有幫上,有一種淪為工具人的感覺......
“剛剛那邊不錯,我們再來一遍,等下的節奏再稍微緊一點。”
李曉用手指拿捏著一點點的姿勢,可是樂隊沒人回他的話,不由地皺起了眉頭,提高了音量說道:“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嗎?”
“沒有沒有。”
樂隊眾人回過神來,有些亂哄哄地回應著李曉的話。
半個小時後,李曉連帶著《晴天》也彩排好了,和樂隊定下最終的版本,李曉臺下站了這麼會才發現這種舞臺的感覺他已經很久沒有過了。
看到李曉下臺,樂隊眾人一邊喝水休息一邊閒聊。
“我從來沒沒見過耳朵這麼好使的歌手。”
“對啊,這孩子樂感是真的太強了。”
“也怪不得有這麼多人喜歡,你看現在和他同齡出道的歌手,都唱的什麼玩意。”
“嘖嘖嘖,果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
待到李曉排練完走回來,憨源便迫不及待拍馬屁道:“小哥你這颱風沒有誰了,我覺得那些天王巨星都比不上你!”
李曉不喜歡別人恭維拍馬屁,但是他欣賞別人說實話,爽朗地笑著和憨源碰了一下拳頭,說起來他和憨源也好久沒見到了。
“在這裡說說就成,在外面可不要說,咱們不能這麼高調。”
“嘿嘿,我懂我懂。”
憨源嘿嘿笑著和李曉對上眼神,達成了共識。
黃白和張界不由地翻了個白眼,這兩年輕人真不拿他們當外人啊!
有說有笑地說了一會話就到憨源上臺彩排了,李曉看了看時間便把方小靈喊來,和黃白以及張界告知一聲就往大門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