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是一次比一次火熱。
這一週關於他的熱搜就有很多。
不說前面的就《歌手》當天熱搜差不多直接被他霸屏了。
【網癮少年李曉】
【李曉《晴天》】
【《晴天》第三名?】
【李曉、黃白cp感】
......
最後一個是什麼鬼?
《晴天》這首歌唱到大多數人的心坎裡面去了,特別是當下的年輕人都覺得李曉這首歌就是在唱自己。
他們為《晴天》只有第三名感到不值,但不是針對前面的兩首歌,而是針對大眾評審團和節目組。
憑啥你們這都可以當評審我就要在家看電視?
當然,玩笑的意味居多。
集體吃檸檬是因為這兩期的排位預期其實都挺好猜的,雖說部分歌手從實力上來看沒什麼太大的差距,但是一唱完彷彿就知道他的名次了一般。
比如肖寒......
所以大家都感覺自己的品味好像也不差啊!
一再要求節目組擴大評審團的規模。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真要擴大的話肯定得全場都是評審大家才能滿意。
到時候現場都沒觀眾了,都是推著眼鏡閃著智慧光芒的評審...
“這裡他沒唱好,情緒不對。”
“可惜了,調子沒有再拔高一點。”
“嗯?這個樂器用的很不合適啊!”
當觀眾都變成了評委,帶著挑刺的習慣,沒誰能不被吐槽的。
你就是唱的不對,沒我要的那個fee。
想想這種畫面,多可怕。
不過,貌似...
李曉的思維發散的很快,想到那個跳舞的節目好像確實可以把到來的觀眾都變成評委,限定人數就好了。
嗯...越想越覺得可行。
就這麼推翻了之前的想法。
不過這兩個舞臺的性質是不一樣的,一個較專業一點,一個較娛樂性一點,後者以推廣為主。
李曉沒再想,在圍脖上面找一些比較有趣的留言點贊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