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馬大寬要開影視公司,在他的心裡,還是想著那部戲。
不錯,那部戲很好,很燒腦,是一部多重人格的燒腦精品。
在當時,馬大寬就把這個故事大綱交給了柳炎,柳炎帶到電視臺給領導看,只可惜,領導完全表示看不懂。
這也不奇怪,這部戲,即便是那些看慣了外國大片的觀眾也不一定能理解得了,還要反複多看幾遍,才能慢慢體會出這部戲的精髓。
後來,馬大寬偶然去了香江,見到了香江的一線大導演杜峰導演,在酒吧裡,馬大寬將那個故事的大概說了一次,杜峰導演當時就表示很感興趣,因為,杜峰的拍攝風格就十分接近這個型別。
而且,最近,杜峰導演還真匯出了一部新戲,名字叫做,找了劉青芸主演。
這部裡面的很多情節,真的是與當初馬大寬說的那些情節類似,當然,人家杜峰導演是大導演,總不好說是借鑒了馬大寬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這部懸疑片,很不好拍,要是拍出來,也不一定立刻就能産生共鳴,拍好了還好,要是拍的不好,這第一部網路劇,就砸了。
馬大寬覺得,如果開頭就不順利,他也對不起王公子和李公子這兩位合夥人。
今天在電影學院的食堂裡,馬大寬見到了這位魚蛋炒飯,突然就想搞一個懷舊風格的恐怖懸疑的連續的網路劇。
在90年代,大陸人最喜歡看的都是港片,無論是那樣的賭片,還是那樣的黑幫片,亦或是那樣的武俠電影,幾乎都是港片。
雖然有很多影評人批評當時的港片為了多拍所以質量不好,粗製濫造,藝術水平不高,但是,這些港片代表著七零後和八零後們的記憶,真的是無法取代的。
拍攝水平其實無所謂,更重要的是那種少年時代的情懷,然而,同時代的港片中,鬼片也佔了很大的比重,最為突出的,視覺沖擊力最強的,不能不提到林正瑛主演並且導演的一些列僵屍型別的恐怖片,比如系列,就是當時的經典中的經典。
因為太經典,後來,香江的電視臺,還找林正瑛拍攝了兩部電視連續劇,就是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這兩部電視劇,都非常成功。
可惜,就在林正瑛籌備第三部的時候,身體不行了,沒想到,就這麼離開了觀眾。
不過,一代大師雖然離去了,香江的電視臺趁熱繼續拍攝了另外一部僵屍題材的電視劇,依舊大獲好評,那就是,也是一個系列的電視劇,目前已經拍攝到了第三部,可惜,裡面的演員都老了,繼續拍,恐怕也沒什麼希望了,雖然,很多觀眾依舊很期待。
在片頭上就寫了一行小字,是對林正瑛大師致敬的作品,在當時,也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坐在電視機前追劇。
既然,諾娃一直都要求馬大寬拍攝一部恐怖片,為了滿足諾娃的重口味,而且,恐怖片的確在網路上比較流行和吸引眼球。
最後,馬大寬決定,他的影視公司拍攝的第一部網路劇,就拍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