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溪潺潺的流淌,叮叮咚咚的歡唱在空明的峽谷裡回響,山谷裡生長著很多野花和野草,有很多都是名貴的藥材,滿溝的鵝卵石裡,已經可以尋覓到玉的蹤跡了。
我們天朝古國,關於採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之前。
聽王老怪說,那滿溝圓滑的卵石並非全是被水流沖刷的結果,很大程度是被採玉人的腳底板給磨平了,很多年下來,人們已習慣了這種艱難的歷程。
最近幾年,因為玉價大漲的緣故,數十萬人都擁入這大山裡,別說這路邊的玉石了,就連這谷底都被刨地三尺。
正說話間,一輛拖拉機從山上駛了下來,那拖拉機像是過山車一般,從高高翹起的山頂滑下去,又從另一個山頂爬上來,速度還很快,看的令人心驚。
路過王老怪身邊的時候,開拖拉機的司機喊了一嗓子,似乎是認識王老怪。
只是這位司機的樣子很有趣,由於路面顛簸,那人無法坐在車座上,只能站著,而且全身都在抖動,看起來像是80年代的霹靂舞。
就這麼一直往前,1個多小時之後,終於到了礦區。
來到了礦洞的上方,出現在馬大寬和王公子面前的,是一個高達數十米的巨大山壁,只是整個山體都被採石工人開鑿過了,潔白的剖面正好面對著下午的陽光,像是反光的鏡子一般,刺得人都睜不開眼睛。
那溫潤的玉氣會在溫煦的陽光下升騰在空中,那神奇的白色營造著一種美玉生煙的錯覺,令馬大寬一時間恍惚若失,彷彿自己也已化身其中,沒有身臨此景的人是無法相像和感受到的。
王老怪說,開礦採山石料在古代叫攻玉。
這個礦洞高寬也就只1米多點,王公子和馬大寬只能跟在王老怪後面,探頭往裡面看看。
沒進洞之前,馬大寬想象玉石礦一定是連成一片的,結果卻完全不是這樣。
王老怪解釋說,玉礦不像其他礦石一樣,連在一起,而是斷斷續續地藏在石巖芯裡,可以說是飄忽不定,不是經驗豐富的人無法琢磨。
偶爾露出的礦脈又被厚厚的岩石層包裹,每取一塊玉必須去掉大量的包在玉外的堅硬岩石,這就決定採玉人不但要付出艱辛的勞動,同時,還要有一雙識玉的慧眼。
如果開採的方式不對,或者錯誤判斷了,那後果只能是玉石俱碎,前功盡棄。
王老怪說,比如古人那句成語“玉石俱焚”,也就是出自採玉人的一個典故。
此次進山採玉,王老怪的目的並不是取得山石料,他是希望尋找一些籽料。
因為山石料雖然産量大,但是玉質的成色,可是遠遠不如籽料的,想要得到好的籽料,很大原因,還是需要碰運氣。
這些年來進山的人越來越多,你遲到一步,可能好玉就會被別人給撿走了。
“咱們走吧,這眼瞅著天就快黑了,再不走咱們晚上恐怕過不去死人溝了……”
有人開始催促,要往山裡走一走,不過,“死人溝”這個詞讓王公子和馬大寬聽得有些心驚肉跳。
王公子問王老怪說:“王叔,死人溝是什麼地方啊?!”
王老怪笑了笑說:“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