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花了8000塊錢就買了下來,這個價格,或許都沒到阿菜其他拍品的零頭,但是,王公子和李公子都不怎麼看好這石頭,也猜不出來,馬大寬為什麼要買下這麼一個東西,有大又重,有什麼意義呢?
要說這時候,馬大寬的心情也不是撿到寶貝那麼興奮,因為這石頭他完全是賭,如果裡面真有紅翡,那肯定就發達了,如果裡面什麼都沒有,那這錢也就打了水漂,好在,價格不高。
這條大船,是在下午3點左右回到了海岸邊上,馬大寬和兩位公子乘坐遊艇回到岸上,把那大石頭搬上了岸,那阿菜也小氣,居然連個袋子也沒給。
王公子打電話叫來了一輛車,說是讓司機送馬大寬回古文化街,那兩個人,坐上另一輛車,好像是去了什麼研究所,研究那一瓶猴兒酒去了。
現在只說馬大寬這一邊,把那石頭放進後備箱後,司機把車開到了作璞軒的門口,馬大寬又把石頭搬了出來,進入了作璞軒。
這時候,老顧和李槐樹都在,二人一看馬大寬抱來一個大家夥,立刻上前幫忙,可是,當他們發現那只是一塊破石頭的時候,兩個人都有些洩氣。
李槐樹說:“哎呦,小馬,你從哪兒撿來的這東西,我還以為是件古董呢?”
老顧說:“老李你別瞎說,我知道,這石頭的形狀好,擺在屋裡招財,你看,多像一個大元寶啊?”
李槐樹點點頭說:“還真是有些像,是茅道長說得風水石吧?”
馬大寬也沒怎麼解釋,找了個不起眼兒的角落,就把石頭放在了那裡,又用東西給蓋住,等著以後有時間,把這石頭切開看一看,裡面到底有什麼?
就這麼,平淡的生活持續了1個來月,好訊息來了,這部戲,終於要開始拍攝了。
文森說,公司會安排兩個組一起拍攝該劇,一個組安排在津海等地拍外景,另一個組安排在京城的攝影棚裡拍內景。
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減少拍攝的時間,大約花費2個月的時間,就應該可以把全劇的素材拍完,然後經過1個月的剪輯,秋天的時候,就可以跟全國的觀眾見面了。
影視這種東西,不完全是簡簡單單的藝術品,準確說,應該是藝術和商品的結合體,它既有藝術性的一面,也要賣出去賺取利潤。
因此,如何在藝術和商業之間保持平衡是導演面臨的一道難題。
有的導演幹脆拋棄影片的商業性,走純藝術的路線,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電影,這對於一個藝術家的發展是有利的。
有的導演徹底的商業化,以追求利潤為主要目的,無論是多麼爛的片子,只要有錢賺他都會去拍,這對於投資人是有利的。
所以說,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追求,關鍵是願不願意妥協,以及如何妥協。
比如國內的某些大導演,無疑是那種不願意妥協的人,只要心裡有自己的想法,等找到資金後,在拍攝電影的時候,肯定要把自己很多的念頭強加進去,至於拍出來,觀眾是否接受,這些,他就不管了。
關於謝天導演,他應該算是一個願意妥協的聰明的導演,即便在審查劇本的時候被折磨的死去活來他還是不願意放棄任何拍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