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諾娃在京城玩兒了兩天,諾娃是考完試了,馬大寬也該期末考試了,大二上學期的期末考試,考完了,也就要放寒假了。
準備考試的這幾天,馬大寬一邊複習一邊構思的劇本,他給柳炎打過一個電話,可是,柳炎最近幾天,忙著籌備津海臺的春晚的彩排和錄制工作,沒有時間去拍影視。
柳炎這麼說並不是故意推脫,沒錯,津海臺每年都會有春節晚會播出,一般是大年初二的晚上8點播出,主要以相聲和小品為主。
津海臺的春晚,雖然比不了央視的春晚那麼熱,畢竟是地方臺,不過,很多當地的老百姓還是比較喜歡的,眾所周知,津海的老百姓最喜歡聽相聲了。
先不說這些,既然柳炎那邊的工作比較忙,馬大寬也不好打擾人家,他打算先把劇本好好的寫一寫,寫出來才能尋求合作。
以前,都是提供劇本大綱,寫好了大綱也就幾千字,交給劇組的專業編劇去繼續完善劇本。
雖然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馬大寬的確是寫了幾個好劇本,可惜,真正到了播出的時候,在影片中也並未出現過馬大寬的名字。
基本上,影片一開始,導演編劇什麼的,都會先出現,很顯眼。
馬大寬的名字從來沒有出現過,或許在影片的最後,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裡能夠找到他的名字,可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過,馬大寬也不在乎這些,但是對於這麼好的一個劇本,這一次,他並不想只寫一個故事大綱,因為這個劇本太好了,很可能是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因此,他很想利用放寒假的這1個月的時間裡,好好的把這個劇本寫出來。
寫出來以後,津海電視臺會不會喜歡,這一點,馬大寬並不在意,即便津海臺不拍,這部戲他也信心可以找到別的影視公司。
因為這部劇,實在是太好了。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兩個星期就這麼過去了。
美術學院的所有考試基本考完了,寒假來臨了。
對於那些外地的同學,放假是一件非常快樂和期待的事情,但是對於本地的學生,其實也都差不多。
話說這一天下午,外面下了一場雨夾雪,天氣不好,所以,古文化街整條街空空蕩蕩的沒有客人,老顧和李槐樹也提早回家了。
馬大寬正在電腦前寫的劇本,正寫到餘則成跟翠萍見面的時候,樓下的門鈴突然響了起來。
馬大寬伸了個懶腰走下樓去開門,等在門口的人,是一個30歲上下,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穿了一身高檔的羊毛大衣,戴著一頂禮帽,很斯文的男人。
這人的穿戴,看著感覺跟的許文強差不多,那張臉,看起來似曾相識。
“您是……”馬大寬疑惑地問。
“是我啊,怎麼,這麼幾天不見面,就不認識了?”
那人摘下了禮帽,臉上露出了一些笑容,馬大寬這才認了出來,這人就是上次在歲末慈善拍賣會上認識的那位王公子,也就是王大福珠寶公司的少東家,素有“津門四大公子”之稱的王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