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鄭錢他爺爺賣羊肉的那時候,當時沈陽道這地方還沒有形成正規的舊貨市場,只有一溜破爛攤子。
每天天不亮,老鄭就蹬三輪車拉著羊肉來到這裡時,老遠就能看得見人影晃動,悄無聲息,手電光忽閃忽閃的,跟鬼影一樣。
稀奇的是,只要天一見亮,人影就全都沒了。
有這麼一回,是個夏天,天氣熱,出門的人不多,老鄭的買賣也不好做,一直站到下午快收攤的時候,老鄭的車上還剩下5斤羊肉沒賣完。
天熱,家裡沒有冷氣和冰櫃,老鄭挺著急,大聲吆喝著,準備把剩下的5斤羊肉半價處理了,趕緊回家。
老鄭喊了半天還是沒多少動靜,他正想著收攤,卻見一個人抱著一隻舊蛇皮袋子匆匆趕過來。
那人對老鄭說:“大哥啊,俺用這幅古畫換你兩斤豬肉成嗎?”
老鄭苦笑一下,也沒生氣,就說:“老鄉啊,我這賣的是羊肉,您看清楚了再問行嗎?”
那人說:“羊肉也成啊,俺媳婦兒今天上午生了娃,咱得把畫賣了,弄點肉回去給她熬點兒肉湯喝不是嗎?”
“哎呦,那恭喜你啊!”
“大哥,俺這畫是爺爺輩傳下來的,您接著不會吃虧的……”
那人一面說,一面從蛇皮袋裡摸出一卷皺巴巴的發黃了的古畫。
老鄭是本分人,他挺認真地推辭道:“我老鄭就是一個賣肉的,還裝嘛斯文,要嘛畫,我送你兩斤羊肉給弟妹補補身子就是了!”
“那不成,肉俺不能白拿,大哥你要存心幫我就得把畫收下!”
“合適嗎?你這古畫得值多少錢啊,我咋能趁人之危呢?”
“沒啥沒啥,這畫也不是花錢買的,是俺爺爺當兵時用兩個饅頭跟一個逃難的太監換的……”
經過一番謙讓,老鄭把剩下的羊肉還有羊骨頭和一個羊頭都給了那個人,至於那幅畫,他也只好留下來了。
幾天後,老鄭把那幅古畫隨身帶上,就到沈陽道上想找個明白人問問,這幅畫怎麼樣?
沒想到,這麼一問,那些淘寶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老鄭上當了,因為這幅畫連個明確的作者都沒有寫,卻蓋了三代皇帝的印章,肯定是仿造的贗品。
那時候老鄭不知道贗品是個什麼意思,可他卻信,即便是贗品,起碼也比5斤羊肉值錢吧?
可是,不出3天,卻有人給了老鄭完全相反的說法。
有一個年輕人,經常上老鄭的肉攤來買肉,這個年輕人好像是市裡文化館的實習生,這人看了那幅畫之後,非常吃驚。
因為那幅畫上面蓋有乾隆、嘉慶、道光三位皇帝的鑒藏大印,應該是清宮的藏品。
文化館的年輕人,立刻囑咐老鄭說,這幅畫值大錢了,要小心保護好,千萬不要弄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