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行剪根本沒聽進耳朵,隨即從口袋裡掏出一沓錢來,重重地拍在木桌上,用力之大,竟把一個蘿蔔頭震落到了地上。
馬大寬半張著嘴巴,低頭看向那沓錢幣,數了數正好是10張大團結,10張大團結啊!
話說,在那個年代,可是不小的一筆橫財。
馬大寬雙手發著顫,看向師行剪,師行剪兩隻手緊緊地抱著壇子說:“小兄弟,夠了吧,吃幾年鹹菜都沒有問題吧?”
“您當真要買這壇子?”馬大寬緊緊地捏著錢,“一個破壇子能值10張大團結?”
故事發生到這裡,師行剪淘到寶貝,本應該樂顛顛地跑了。
可這是在演戲,演戲就得虛構,就得跟現實矛盾,為了令其更有可看性,師行剪要對這壇子大講一番。
只見師行剪從口袋裡掏出一把小刀子,用刀刃輕輕刮掉壇子上的漆。
漆是紅棕色的,應該叫做防鏽漆,原本是塗在鐵器上隔離空氣防鏽用的。
這種漆附著力並不強,所以很容易就被颳了下來。
慢慢地,一個淡淡的天青色瓷壇便出現在了二人眼前。
“器形古樸稚拙,釉色光潤鮮亮,這是宋代汝窯瓷器的一大特徵。”師行剪搖頭晃腦,“汝窯位於河南省寶豐縣,寶豐在宋代隸屬汝州,故簡稱汝窯,汝窯色調多為淺淡的天青色,俗稱‘鴨蛋青’,釉層不厚,釉面開裂多為錯落有致的極細紋片……對了,請問老弟,這壇子是從何而來?”
“撿的。”馬大寬不假思索地說。
“哪裡撿的?”師行剪投來一個頗為懷疑的眼神。
“以前廠子裡的老倉庫拆了,一堆破爛兒堆在當院,我見這壇子還有點兒用處,就撿回來醃鹹菜用了,看它綠不啦幾的,就給它塗了點紅漆,嘿嘿,都用了好幾年了。”
“原來如此。”師行剪裝模作樣地點點頭,“‘革’初期,全國各地的紅小兵鬧起‘破四舊立四新’的風潮,從很多家藏豐富的人家裡抄走很多古玩,有的被砸碎銷毀了,有的就集中存放在某處,這些東西被叫做查抄物資……以後落實了有關政策,查抄物資被允許退回,物主一般沒人敢去認領,況且那時候舊物本就不值錢,我想這汝窯壇子應該屬於倖免遇難的、沒有退回去的查抄物資……”
戲拍到這裡就算收場了,還有最後一個鏡頭,就是師行剪樂顛顛地抱著淘到的寶貝走出大門。
攝影師把攝像機從三腳架上卸下來,扛在肩頭,準備跟拍。
誰也不知道,亂子就出在了此刻……
或許是攝影師的疏忽,也可能是師行剪故意想顯示一下他矯捷的身段,就在他抱著壇子準備轉身之時,不料幅度太大,支起的手臂不慎撞到了一架輔助照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