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帷幕後面,一直在悄悄觀察著的馬大寬知道,那個8號的大光頭很可能是煤老闆和牛總安排的一個託兒,而26號拍友正是林思聰的助理。
張助理肯定是在媒體上看到有關馬大寬畫展拍賣的訊息,故意被林思聰派來,為的是給馬大寬捧場。
所以,張助理這次來捧場,不管花多少錢,一定要拿下第一幅的作品。
不管這裡面有多少暗箱操作,馬大寬的第一幅畫就那麼受歡迎,還拍出了高價,之後這一系列的競拍,就變得十分順利了。
這並不偶然,因為人類在遠古的時候就是群居動物,有著天生的從眾心理,什麼叫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就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從眾心理是人類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高價在電視臺上做廣告,不管有多少人看,批評多過表揚,可是,商家還是樂此不疲,因為,廣告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産生效果。
不管怎麼說,這一次,牛總的廣告宣傳很到位,煤老闆設計的也很巧妙。
不過最主要的是,馬大寬的作品的確令所有收藏者或者有興趣藝術品投資的商人看到了驚喜,眼前一亮,總之,這一次拍賣,無論是金泰拍賣公司還是馬大寬自己,都賺了一個盆滿鍋滿。
至於在拍賣會上,還有一些其他畫家的作品,不少還都是大名頭的作品,卻一件都沒有拍出去,不知道是價格過高沒有升值空間,還是作品本身已經過時。
比如,當拍到歐陽春那幅畫的時候,會場裡有些冷場。
本來,歐陽春的畫作要是拍不出去,行話叫流拍了,這感覺挺解氣的,畢竟歐陽春對於馬大寬有些妒才忌能。
但是馬大寬又一想,如果歐陽春真的因為畫作流拍而丟了面子,會不會在今後的學習中,給他在學校裡穿小鞋,這種事,馬大寬知道,歐陽春是絕對做的出來的。
就在歐陽春冷場的時候,馬大寬悄悄給牛總打了一個電話,立刻,牛總就安排了一個託兒,開始喊價,歐陽春那幅畫比較小,最後也拍了8000塊錢人民幣,也算是沒有令歐陽春丟面子。
金泰拍賣公司這一場首次拍賣圓滿收場,並且也向觀眾和藏友通報了,金泰公司從今日起正是開業。
之後的慶功宴上,煤老闆提議說,要不要下個月再來一場?
煤老闆是外行,對這方面的事情不是很瞭解,他認為,既然可以賺錢,那就多辦幾次。
可是牛總和馬大寬都反對,牛總說,這藝術品的買賣可不是倒賣大白菜,市場必須呈現一種饑渴的狀態,那樣,競拍者才能有緊迫感,才能拍出高價格。
一般,一個拍賣公司,一年有兩次拍賣就已經很頻繁了,不能太多,次數太多了,人們就會覺得,東西不值錢了。
牛總說的這些跟馬大寬想的一模一樣,煤老闆也是個明白人,於是,就準備等上半年時間再搞一次。
這一次拍賣會結束後,老顧畫廊的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馬大寬已經預測到了這一點,因為有很多在拍賣會上沒搶到馬大寬的作品,老顧畫廊裡面還有,就打算從老顧畫廊裡買畫。
馬大寬提前告訴了老顧,所有的作品,全都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