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槐樹說:“真是好東西,那你趕緊開啟來讓我們看看吧!”
“當然沒問題。”
胡哥笑了一下,笑得有些不自然,一邊說著,一邊就開啟了畫軸。
當畫軸開啟一半兒的時候,連不懂藝術的李槐樹都直咧嘴,忍不住抱怨說:“哎呀,這畫的是什麼啊,簡直就是一團墨汁嗎?”
的確,當胡哥展開畫軸的同時,馬大寬也看到了一團墨汁,這是因為,這幅畫被泡水了,也不知道在水裡泡了多久,後來被晾曬幹之後,雖然紙是幹了,但是上面畫著的繪畫作品,已經完全模糊不清了,所以,看起來像是一團黑乎乎的墨汁。
也就是因為這幅畫的品相全無,所以,胡哥才沒有放到拍賣上面,免得讓大家掃興。
但是作為商人,胡哥也不死心,很想出手這幅畫,因此,他在拍賣會的最後,隨口就提了這麼一句。
李槐樹看了看,顯然是半分興趣都沒有。
馬大寬初看之下,也是大失所望。
不過馬大寬跟李槐樹看的地方不同,一般人只會關注畫面內容,而馬大寬作為專業人士,他關注的更多的還是細節,比如紙張的老舊程度,裝裱的手法之類的。
其實,這也是職業病,下意識就完成了,馬大寬這麼一看,就覺得有了問題,雖然這幅畫看起來一團糟,但是裝裱的手法,確是非常的高超。
很多人都知道,國畫的裝裱是一門藝術,簡單說,一幅畫作是需要用很多層紙貼上在一起,才能把畫作給襯托出來的。
具體說這幅畫的裱工,毫不誇張地說,那是相當精細的,無論是用料還是手法,看起來都很像是宮廷禦用的匠人才能完成的。
由於這幅畫被打濕過,所以,馬大寬才能隱約地看出來,似乎在這幅畫的後面的一張紙上,隱約還透出了一些線條來。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好像是這幅畫的後面還貼著有一幅畫,也就是兩幅畫疊加在了一起。
如果沒有被水打濕,後面的那幅畫是無法透過來的。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很小的細節,一般人是不容易發現的,即便發現,也不會往複雜的方面去想,可是馬大寬就注意到了這些。
不只是注意到了,他內心裡還有了一種慾望,想要將這幅畫給揭開,看一看下面的紙上的那些線條,到底畫的是些什麼內容?!
為什麼馬大寬會注意到這個細節,並且有想要看後面那張紙的慾望?
那是因為,在以前,馬大寬讀過一本明清的小說。
故事裡有一個富翁,家裡特別有錢,天天擔心自己的小老婆想要盜取自己那些金銀財寶,於是,就秘密將財寶給藏在了一個山洞裡,但是時間長了又擔心自己給忘記了,於是就畫了一幅藏寶圖。
畫了藏寶圖之後,這個大富翁依舊不放心,於是就找了一個裱畫的匠人,將藏寶圖貼上在了一幅畫的後面,只有經過特殊的工藝,才能看到後面的藏寶圖。
其實,此刻的馬大寬就是想起了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