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未來的世界,隨著高速網路的全面應用,家家戶戶都安裝了寬頻,人們看電影基本都是在網上。
小丁老師收藏那麼多張dvd光碟,其實跟收藏垃圾沒什麼區別,毫無價值可言。
在一家小音像店裡,丁秋峰從一堆碟片中找到了兩張碟片,一張是《海上鋼琴師》,一張是《紅提琴》。
這兩部電影,馬大寬都看過,感覺都還不錯,他更喜歡《海上鋼琴師》。
兩張碟片都是d9格式的,15塊錢一張。
80後的同學們都知道,當時的dvd分為d5和d9兩種壓縮格式,d9的容量比d5的高出一倍,畫質更清晰,價格也貴了一倍。
兩張d9碟片就30塊錢,當時那個消費水平,真的挺貴的了。
不過,要說丁秋峰對電影的審美和格調,並不是那麼庸俗。
馬大寬也是很喜歡電影的,畢業以後,家裡通了寬頻,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看一部電影,觀影數量遠遠超越了目前的丁秋峰。
丁秋峰也有同樣的興趣,兩個人一聊,還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走回校園,丁秋峰請馬大寬跟他去他的畫室聊一聊,跟老師聯絡一下感情也不是壞事,總比回去看著趙鵬飛他們打撲克強得多。
丁秋峰的畫室在學院最後面的一排樓裡,因為牆面是紅色的磚,所以大家都習慣把那裡叫做“後紅樓”。
美術學院其他老師的畫室,也都在後紅樓裡。
丁秋峰的畫室很小,中間擺了一張大桌案,旁邊有兩個小竹凳,幾乎就沒有空餘位置了。
在桌案上,馬大寬看見,正有一副水墨畫平鋪在那裡,應該還沒有畫完。
畫面上,是一葉殘荷,還有幾根水草,要是從意境上看,有些八大山人的那種寡淡的味道。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的畫僧,其作品對後世影響深遠,吳昌碩和齊白石的作品裡面都有八大山人的影子。
歐陽春的畫風也是這種風格,其實,那時候,美院的所有學生,都在學歐陽春的這種風格。
馬大寬回憶了一下,10年後的丁秋峰,作為畫家,還是有一些小名氣的。
10年後,丁秋峰的畫作潤格1平尺在3000元左右。
所謂的1平尺,其實就是厘米的一個方形面積,對於國畫的買賣交易來說,都是論平尺計算價格的。
丁秋峰畢竟是美院老師,根紅苗正,2006年藝術品市場空前大好,2008年達到高峰期,從2010年之後,就開始下滑了。
如果手裡有丁秋峰老師的畫,並且在2010年轉手的話,應該能賺上一大筆錢。
雖然現在丁秋峰沒什麼名氣,畫作也不值錢,但是要是花錢去買,丁秋峰為了自己的面子,開出的價格也不會便宜,加之此刻的馬大寬手裡也沒什麼錢。
不過,如果馬大寬跟丁秋峰老師搞好關系,兩個人成為親密的朋友,那麼找小丁老師買一批畫儲備起來,小丁老師總不會獅子大開口。
何況,丁秋峰現在沒有任何名氣,存的那些錢,都買了dvd影碟了,他本身應該是挺缺錢的。
交朋友這種事,不是著急的事情,太過心急,會令對方感覺目的性太強,也不好,慢慢來,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才最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