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道論,全場鎮靜。
李圖洋洋灑灑,說了幾千言,皆是圍繞一個“法”字,眾人越聽,眼中越發凝重,也都露出了思索之色。
在古代,也有各種律令,但封建社會中,三六九等,人與人在法之前,地位並不同。
李圖的道論,就是要人人相同,以法為籠。
就靖南王,眼中都不斷髮出了思索的光芒,感受到了李圖話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縱橫家,不過以口舌奪利,不值一哂;道家?宗旨飄忽,無法救世;佛家?亂世進深山躲避,盛世出山圈錢,一群蠢驢木馬罷了!唯有儒法結合,以法為先,方能天下永
治!”
“此,乃我之道論,即是法論!”
李圖的聲音落下廳堂之中卻依舊是朝安靜如斯,1每個人都在思考,李圖的話,引起了他們思想上的震動。“戰國末期,有韓非子橫空出世,集百家之長,而成法家,後經商鞅發揚光大,乃成就秦國一統天下之大業。如今李君之雄才,有直追韓非子之勢,我朝能否大治,老朽靜
觀李君之用!”
許久之後,文老忽然開口,上前朝著李圖,深深鞠了一躬。
這一刻,所有人都震驚到了麻木,一個禮部侍郎,居然對一個後生如此恭敬?非但用來“李君”這樣的尊稱,還親自鞠躬?
看起來,文老已經被李圖徹底折服了。
靖南王都變色,不由得道:“文大人,你折殺他了,李圖不過是一個後生罷了,怎能禁得起你這樣的大禮……”
靖南王通曉權謀,但對治國之道,遠遠不如文老這樣的廟堂之官,自然無法理解文老的行為,甚至還有些不解,覺得文老太過降低自己的身份。文老卻是嘆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今日,老朽才算是真的信了,李圖大人,今朝廷多弊病,雖有寶劍,也要藏鋒而守,不要太過顯露,以免寶劍沉埋!
”
他這是一種提醒,提醒李圖,當今的朝廷不太平,如果李圖太過顯露頭角,必然會迎來打擊,到時候恐怕還來不及施展才能,就身敗名裂。
這也是鬥爭之殘酷。
李圖點點頭,也行了一禮,道:“多謝侍郎大人提醒!”
他也非常明白,在自己的勢力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時候,必須要藏拙,現在?就算讓他進京做宰相,他都不會去,很簡單,去了也是光桿司令。
基本盤是最重要滴!
“好了,現在道論已經闡述完畢,其他人如果沒有異議,可以退場了。王子少卿可以正式開始授課。”
文老開口,經過了這一系列的事情,誰還敢有什麼意見?在李圖面前發難,不是找死嗎?
靖南王也道:“王子少卿能來王府執教,實在是本王的福氣,日後若是在府中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找本王!”
他非常豪氣,縱然不看重李圖的文采,僅僅憑藉文老對李圖的看重,他也得對李圖敬重三分!
李圖也是淡然點頭。
頓時,其他人紛紛離開,而靖南王也恭敬地將文老請到了一邊。
穆三奇、林嘯方等三人走出了廳堂,對這高高在上的烈日,他們的心情卻如置身於寒冬之中,苦澀而冰涼。
“想不到,我三人在王府之中,執掌文職多年,今日居然敗在一個年輕人手下……”
穆三奇長長嘆息,臉上是對自己的嘲諷和唏噓。
“遇上他,是我等的不幸,有他在,又怎會只是我等的不幸?我等不用自傷,要看到,就連文老這樣的人物,都對他恭敬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