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聖光披露,滿照人間。”
——這不是韋伯說的,而是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必將登上英靈之座的偉人馬丁·路德·金的演講《i have a drea》選段。
不過與馬丁先生相同,韋伯年少時也有一個夢想,夢想能超越自己的老師,時鐘塔最耀眼的天才肯尼斯·艾爾梅洛伊·阿其波盧,用這樣的方式對他曾經的輕蔑還以顏色。
時至今日,師生二人已經和解,都認同彼此的道路和成就。韋伯也知道憑自己的天賦和才能一輩子都不可能追上站在現代魔術師巔峰的肯尼斯,但他還是不願意放棄。他阿特拉斯院的理念中得到啟發,找到了一種迂迴的方式。
——我等沒有成為最強的必要,因為最強是經由我手締造而出!
我沒有能力超越你,但我能教出超越你的人。
這就是韋伯的策略。為此,他不斷努力,不斷拼搏,終於在十年後有了決定性的進展。
肯尼斯年少成名,被稱為“神童”,而讓他這一稱號變得無可動搖的正是他在少年時代的中段登上了“典位”。
魔術之道,貴在積累,一步落後,步步落後。要超越肯尼斯,必須從少年開始。艾爾梅洛伊教室大多都是少年學生,也與這一點有關。
不過對於魔術一道來說,肯尼斯幾乎完美,天賦、資源、努力都是最頂級的,就算找對了道路,超越起來談何容易。十年過去,教室裡已經有不少學生畢業,也不乏達到典位的學生,但還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到肯尼斯那樣,十幾歲,典位。
直到昨天,教室裡現存資歷最長的學生,斯芬·古拉雪特以十五歲之齡透過典位評定。
“啊啊……終於……終於有一個人……我的學生……到了那裡……”
那種夢想達成的興奮,那種為自己的學生感到自豪的狂喜,讓韋伯久違地放縱了一把。
不僅自掏腰包請客開宴會,還和學生們一起狂飲——在英國只要有監護人在場從5歲開始就能喝酒。
結果,身高墊底,體型最嬌小的萊妮絲一人戰翻全場,據小道訊息透露,韋伯的酒量是普通水準,萊妮絲的酒量是韋伯的十倍。
回到宿舍之後,韋伯還覺得不盡興,又拿出珍藏的好酒,自斟自飲。
和宴會上飲用的酒不同,這是產自希臘北部馬其頓地區的珍品,是韋伯花費很多心思搞來的珍品,只有在特別的日子裡他才會拿出來,以這樣的方式對那位英靈之座上的王彙報,直至醉倒。
俗話說,物極必反,樂極生悲。
在韋伯自以為走上高峰的第二天,悲劇發生了。
慣例地開啟保險櫃,檢查東西在不在——好吧,多少夾雜了一些對“他”炫耀的成分在,卻發現聖遺物不翼而飛。
保險櫃完好無損,辦公室也沒有入侵的痕跡,如果不是原先存放聖遺物的地方多了一個信封,韋伯甚至懷疑是自己喝多了,迷迷糊糊時取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