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將三國演義中,有關於諸葛亮的那一段,和趙子龍的那一段,略微修改之後封存成了兩個錦囊。而後又在錦囊上,分別寫下了“千古謀略第一人”和“猛士百萬軍中七進七出”兩個標題。
對此,無數人嗤之以鼻,連賈詡和荀彧,都暗道“譁眾取寵”。
曹操更是哈哈大笑,然後收了兩個錦囊,隨便給林軒一個謀士的位子,就不再多說。他把“錦囊”當成了郭嘉的手筆,認為這是郭嘉的一條計策,目的是保護林軒,使其不用上戰場拼殺。
“奉孝勞苦功高,人都死了,這份遺願我得滿足。”曹操想。
不得不說,曹操生性多疑,腦洞還真不是蓋的。
“時間會證明一切。”林軒隨口說了一句後,也不再多言,混在曹軍中默默地等待著結果。
沒過多久,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諸葛亮。
火燒博望坡,諸葛亮一戰成名,但曹操當時並未多想。接著火燒新野,雖然沒有傷筋動骨,但卻總讓曹操有種局面失去掌控的感覺。
而後,趙雲單騎救主,百萬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
最終,在十倍兵力的追殺下,劉備竟然還如泥鰍一樣,鑽來鑽去最終跑了。
“七進七出,竟然真有猛士能在百萬軍中殺個七進七出!”最先提到這件事的,是許褚,他一臉佩服地說:“要論武藝,某自認為不輸於任何人,就算對上呂布也敢一戰,可一個人單挑百萬大軍,這真是人能做到的嗎?”
經他一提,賈詡也反應了過來,道:“這不正是那林軒錦囊中所寫的猛士嗎?”
“巧合而已,那千古謀略第一人,我們可沒見到。”另一個謀士說。
“不,這世上早就有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那臥龍就是劉備的軍師諸葛亮!”曹操生性多疑,但也因此思維廣闊,一拍腦門說:“文人喜歡誇張,自古就是如此,如果稍微往大一點說,豈不正是千古謀略第一人?”
反應過來之後,他趕忙取出錦囊,開啟觀看了起來。
結果毫無疑問,上面從徐庶走馬薦諸葛開始,一點點分析局勢,最終根據敵我形勢,寫下了“博望坡之戰”和“新野之戰”的推論結果。
同時,還有趙雲的武藝師承,以及一人闖關的各種可能性。
作為身懷絕世神通“大忽悠術”的人,林軒略做修改,寫下好幾種可能,把所有人都給忽悠住了。其它可能性都是胡謅的,根本不會發生,真發生了結果也不準,比如曹操從一開始就下令放箭。
但事實,卻是林軒寫下的“最大可能性”,它成真了。
那是既定的劇情,有世界意志參與運轉,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改變。
“看到這個,吾就放寬心了,那諸葛亮,絕對稱不上是千古謀略第一人。”曹操笑道:“真正的謀略第一人,在吾曹營麾下,來人,快去請林先生,吾要擺酒設宴給他賠罪!”
接著,不等手下動身,他就改口道:“你們擺酒設宴,吾親自去請他!”
喜歡萬界臨時工請大家收藏:()萬界臨時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