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來。
三年的時間須臾而過。
凌霄峰上一片寂靜,唯有靈氣激盪不休,彷彿是大龍怒吼,又好似黑洞吞噬一切,無盡靈氣化為滔天漩渦滾滾湧入峰頂青石之上。
青石之上,一個俊朗的青年,身穿山河日月道袍,盤膝而坐,腹中似龍鯨咆孝,靈氣滔滔如海,可卻被青年穩穩吸食入腹,化為一道道澎湃的法力。
不僅如此,青年吐納之間,頭頂有月華閃動,彷彿明月墜入人間,異象連連。
月華、太陰、光陰,種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自天地四方流動,匯入青年體內,他身側的山樹桃花,在剎那之間就經歷了四象輪迴,花開花滅,瞬息之間花香撲鼻,果實累累,剎那之間又驟然枯滅,生死輪迴流轉,光陰彷彿揉碎了灑在空中。
這是修道,亦是修法。
月有陰晴,天有盈虛。
天虛之法,即為盈虛之術,轉四季陰陽,改天換地,山頂之上彷彿成了禁區,一切光陰都化為碎片,加速、逆轉、停滯,種種時光融於術法之間,成就了奇異玄妙的力量。
良久之後,青年才緩緩停止了修行,睜開了眼。
他眼中似有日月閃爍,皎皎光華,映徹著天地虛空大放光明。
“不愧是一脈妙典,果然不同反響,我有寶書相助,苦修三年,也才堪堪有所領悟……”
青年正是寧遊。
三年前,他得明月真人授法,得以習得兩門至高法決,《大緣仙決》自不用多說,乃是修行之根本,需日日修行,才得以增進法力。
寧遊習得此法後,丹田肉身好似化為龍鯨黑洞,可以勐烈之法盡情吸食靈氣,修行效率比起之前的法決快了數倍,肉身、元神皆被滋補,圓滿穩健。
而《天虛妙道玉華真經》更是包羅永珍,蘊含奇異變化,有四篇真義,分為“月華、盈虛、命宮、定真”。
其中,“月華”篇可引天地無量月華,洗練肉身靈器、點化萬物眾生,攻伐遁殺,無所不能。
“盈虛”篇中則是天地盈虛咒術,一咒可殺眾生,一咒可救萬民,陰陽盈虛,天地變化,皆在一念之間。
“命宮”篇更是玄妙無雙,於元神命宮之中,點亮命火,命火不滅,肉身不死,元神不枯,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元神之法,亦是天下間最為玄妙的躲災避禍之術。
至於定真篇,可定靈脈大川,一法之下,挪移天地虛空,可培育洞天秘境,神異莫名,其中更包含陣法之道。
而這四篇真義,都繞著一道神通運轉——光陰。
突破真人之後,得秘法修行,大神通即可化為道術之力,融於諸般妙法,成就玄妙偉力。
也是修行了此法之後,寧遊才知道,之前自己使用神通的手段是多麼粗糙,宛若孩童。
而除了《天虛妙道玉華真經》外,寧遊也將《寰宇星斗周天玄妙經》重新研習了一番。
此經玄妙猶在玉華真經之上,但並不含神通之力,而是窮盡星斗變化,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堂皇大道。
此道偉力煌煌,變化莫測,並不輸於神通之術。
“大神通雖好,可成就真人後,感悟天地靈機,一舉一動,皆有偉力,只要術法玄妙,其力已不亞於神通了……”
寧遊抬頭,看著漫天雲霧,微微一嘆。
這三年,他並非枯坐此山,而是多次往返元空古殿,一來是為了借閱其中“道韻典籍”,暗中吸納道韻氣,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在寶書上刻下玉華真經,短短三載就初步領悟其中變化。
二來,也是為了尋找妙法異術,增補手段。
畢竟他有寶書在手,不同於他人,貪多亦可嚼爛,這也是他修行超越同輩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