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階上的蠻族,看著寧遊的目光,帶著凝重之色。
“第一試結束,開始第二試!”
青光瀰漫,文山山靈再次出現,面色冷漠,沒有任何波動,再次丟出一張青色的令牌。
令牌迎風變漲,再次變換為一張巨大的青色光幕,落在每個人的面前。
光幕上只有兩個大字:七夕!
“快看快看,山靈出第二題了!”
“七夕?!好題啊,又是對我大靖有利的題目!”
“蠻族深處苦寒之地,豈能明白七夕之情?怕是連牛郎織女都不知道吧!”
“贏了,這場贏定了,說不得,不需要那位大才出手,孫祝二君就可以領先蠻族!”
“天佑大靖啊,接連兩次,都是如此好題!”
“哼,區區蠻族,竟然想和我大靖比拼文鬥,活該如此!”
大殿之外,所有人都是面帶喜色。
此世亦有七夕,且是流傳極為久遠的節日,可追朔到上古周朝,極為繁昌,每年七夕節都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騷客,對天吟詩作對,感嘆牛郎織女。
可蠻族使者的面上,卻無絲毫波動,似乎並不在意題目的好壞。
禮部侍郎微微看了一眼赤木術和八十階上的蠻族,眼中露出沉思之色。
這一次,文山秘境中,寂靜了一會,似乎所有選手都在沉思。
文鬥事關重大,眾人都開始謹慎。
寧遊站在高處,摸著下巴,也開始沉思……
一會,該抄哪一首呢?!
……
……
就在這時,終於有人忍不住了,開始動指。
“快看快看,孫啖要題詩了!”
“孫兄曾經寫過一首七夕巧詞,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乃是一首佳作,當時文氣可也是高達三寸的,不知今日會是如何啊?!”
有熟悉的學子,開始擔憂。
眾所周知,同一題材,寫的越多,靈感越少,很少有人能在一題之中,寫出不同的風采,那樣的才情,太過驚豔……孫兄怕是難以企及啊!
但孫啖目光沉穩,目光炯炯,寫道: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文采飄逸,青色的文華之氣高達七寸,一道模湖的鵲橋從青色光幕之中伸出,載著孫啖,一口氣連上了七十階,超越了蠻族,落在了寧游下方。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此句甚妙啊,看似寫七夕,實則寫己,和天上一年一會,卻亙古不絕,永不消逝的思念比起來,區區人間哀愁,又算得了什麼?!”
眾學子都是飽讀詩書之士,輕而易舉就能明白詩句中的感慨,忍不住讚歎,語氣中滿是敬佩。
“重寫七夕,卻能超越前作,孫兄的文采又見長了!”
“快看快看,那蠻族也要題詩了!”
就在眾人感慨的時候,蠻族使者眼中露出哀思,用粗壯的手指,重重的寫道: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