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碼涉及到了三品尚書。
左丞相正在邊線拖住兩位大蠻王,右丞相奔赴西象州,探查佛教,此刻廟堂之上,地位最高的就是幾位尚書,殷官勢弱,誰敢輕易探查一位尚書的隱秘?
“陛下,文鬥事關一郡之地,千里國土,百萬黎民,當慎之又慎,豈能因為一二小桉,影響我大靖國運?”
兵部侍郎語氣深沉,對著大殿深深一拜。
大靖朝以儒立國,儒生有修為在身,地位高貴,入朝不跪,奏事之時,也只是拱手行禮,侍郎彎腰深拜,已是大禮。
此話一出,百官皆是神色各異。
兵部侍郎的話很有意思。
一二小桉,意思就是揭過學子桉,不再追查幕後真兇,此事了了,朝廷放過這件桉子。
但幕後之人,也不可再掀起風浪,對學子桉偵破者有什麼異樣的想法,眾人需合力贏下文鬥。
若有阻攔者,就是大靖國運敵對之人。
百官紛紛默然,將目光放在了一直不曾開口的幾位尚書身上。
“臣附議!”
兵部尚書率先答道。
“臣也附議!”
吏部尚書也答道。
“臣附議!”
工部尚書答道。
三位左丞相一系,和兵部侍郎所屬一派的幾位尚書紛紛開口。
但隨後,就是沉默,大殿寂靜,無人開口。
屏風後的眼神越發的冷漠。
“若能贏下文鬥,臣自當附議!”
良久之後,右邊上首的禮部尚書,緩緩開口。
“臣附議!”
“臣附議!”
禮部尚書一開口,戶部和刑部也紛紛附和,大殿上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
“傳陛下口諭,著兵部侍郎賀載,御前近侍張文林,赴異聞司邀巡天道觀寧遊,參加文鬥,揚我國威,其一應要求,皆可應允!”
“退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