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靖朝廷,廟堂之上,此時已經吵翻了天。
一座金碧輝煌,璀璨生輝的大殿之上,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一本正經的坐在巨大奢華的龍椅之上。
只是那稚嫩的臉上,怎麼也裝不出威嚴。
而在他身側的屏風後,一個成熟美豔的身影,正冷漠的看著大殿之下的爭吵。
大靖朝,以儒立國,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雖以文武職位分兩側站立,可在場的都是儒生,沒有誰看不起誰的說法,只是以派系區分,相互對噴不止。
“哼,我早就說了,於蠻族和談,無異於與虎謀皮,如今蠻族要以文山秘境定賭鬥勝負,該如何是好?”
大老們當然不會第一時間下場,首先開噴的,是左丞相下屬的兵部侍郎。
“住口,若非兵部輕敵冒進,連失三郡,損兵折將,我們需要和蠻族談判?”
右丞相麾下,禮部侍郎不甘示弱,出言反擊。
“輕敵冒進?連失三郡?”兵部侍郎怒目圓瞪,忍不住吼道:“若非你們一直拖延時間,遲遲不肯發兵,豈會錯失戰機?”
“若非將士們英勇作戰,天武郡早就丟了,蠻族豈會和你和談?你今日能站在這裡與我說話,於蠻族談判,都是將士們用血換來的!”
“笑話,發兵?哪裡有兵可發?北冥洲萬里之遙,豈是那麼容易就可聚集大軍前往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哼,我儒家文術無數,萬里之遙又如何,還不是旬月可至!”
“那蠻神教的兩位二品大蠻王,誰去對抗衡呢?”
禮部侍郎反唇相譏。
蠻族一直偏安一隅,就是因為其族內高手稀少,一直只有一位二品大蠻王,不足以支援進攻大靖。
但不知何時,蠻族竟然悄無聲息的培養了第二位二品大蠻王,頃刻之間,族力翻倍。
而大靖朝儒生,三品之後,實力就弱於正常修士,也就是說,在高階戰力上,蠻族甚至已經超越了大靖朝廷。
因為大靖只有左右丞相是二品。
但大靖朝能橫壓數州,自然有其底牌和後手,蠻族並不能真的碾壓大靖。
可所有人都明白,蠻族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了。
所以右丞相主張和談,既然兩位二品大蠻王索要北冥洲,那就給了。
反正北冥洲也是苦寒之地,並不富裕,不必興師動眾,勞民傷財,血海廝殺,不如休養生息,等國力強盛,或是蠻族衰落,再討回北冥洲。
可左丞相為首的主戰派,並不同意,祖宗之地,寸步不讓。
凡立國爭城之事,都是兵對兵,將對將,只要拖住兩位二品大蠻王,剩下的就是普通士兵和儒生,沙場爭鋒,若能勝,自然可以討回北冥洲,蠻族也無話可說。
除非,二品大蠻王不顧生死,真身下場,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相互擊殺對方的二品高手。
那自然誰能贏,誰就可擁有北冥洲。
再多計程車兵和儒生,也不是二品的對手。
可這樣的事極為少見,二品之上,相互之間,極難擊殺,一旦被對方逃掉,那己方腹地等於不設防,二品隨手一擊,即可擊殺數萬人,旦夕之間,就可毀滅一郡生靈。
所以除非滅國滅族之戰,一般二品都不會如此瘋狂。
鬥而不滅,在一個合理的制度規則內。
喜歡聊齋之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聊齋之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