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盤4167年春,就在整個帝朝都因為災亂之事,忙的焦頭爛額之際,有人向朝廷密報拜火教在各州郡集結兵馬,意圖不軌,其教中首腦更是在帝都密謀作亂。
因為有著詳細的情報,帝都的拜火教尚未開始發起暴動,便被帝朝軍隊強力鎮壓,首腦更是直接被抽取了魂魄,暴曬在日光下生生將魂魄曬死。
但緊跟著,拜火教見事情敗露,悍然發動暴亂,一場幾乎將整個大昆朝囊括在內的暴動一夜間席捲整個帝朝,似乎各地都有暴亂髮生,帝朝各地的郡兵根本不足以鎮壓,反而連吃幾個敗仗,導致拜火教聲勢更加大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帝都,紫薇島。
“陛下,如今各地兵馬已經無力鎮壓叛亂,邊軍被南疆、獴族、西垂諸國牽制,難以回援,此時正該派出帝朝軍隊前去鎮壓叛亂!”大殿之上,袁邱跪在地上,大呼道。
“只是……”趙顯看著那漫天氣運一日比一日衰弱,心中也是焦急,卻仍舊有些猶豫道:“太尉臨行前說過,帝都之師不可輕動!”
“太尉所言,乃天下太平之日,但如今整個天下都陷入叛軍攻伐之下,天下百姓水生火熱,帝朝氣運日漸衰竭,恐怕太尉也未曾料到會有今日,怎能作數,陛下!”袁邱大聲道:“望陛下以我朝基業為念,以天下蒼生為念,儘快出兵,平息叛亂。”
“請陛下以天下萬民為念!”群臣此刻,似乎也說好了一般,紛紛跪地懇請趙顯出兵。
趙顯有些茫然的看著這滿朝文武,猶豫片刻後,嘆息道:“就依各位愛卿之言吧,只是不知何人可以領兵?”
如今姜成領兵在外,朝中這些年來漸漸有向當年康朝看齊之意,朝中除了姜成這個太尉精擅兵事之外,也只有鎮海王曾領兵打仗,只是趙顯耳根子雖然軟,卻也知道鎮海王一旦掌握了軍權,恐怕會對自己形成威懾,是以詢問群臣。
“陛下。”溫陵昭出列,微笑道:“太尉此番平定妖亂,聽聞已然斬殺了那大妖,如今只留下一群小妖,已然被鎮妖軍控制,逐步向妖靈山脈驅趕,據臣所知,如今太尉在天元城只是坐鎮後方,已經有一年未曾參戰,臣以為,妖靈山脈之事,邊軍已經足以應對,當此之時,何不將太尉召回朝中主持戰事?”
袁邱聞言,皺眉道:“群妖之亂,非同小可,如今戰事尚未完結,太尉不可輕動,臣以為,鎮海王亦是當世名將,又是皇族宗親,可任統兵之職。”
“這……”趙顯眉頭一皺,有些不太願意。
趙旭看著趙顯猶豫,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卻也沒有多言,一名大臣上前,躬身道:“陛下,可還記得曾經一力滅到夏朝的袁粱督帥?”
“袁粱?”趙顯聞言怔了怔,隨即點點頭,當年趙寅一統天下之後,昔日三大督帥加上平定康朝的姜成,請辭的請辭,閒賦的閒賦,罷免的罷免,袁粱算起來,也有百年未曾上朝了,若不是有人提起,趙顯還真想不起這個人來。
“袁督帥當年雖然有過,但這百年來,督帥閉門思過,早已悔悟,如今我朝正值用人之際,陛下何不赦免督帥,以督帥之威名,令其統帥三軍,必能令三軍信服。”大臣躬身道。
趙顯看了看鎮海王,猶豫片刻之後,點頭道:“朕亦聽聞袁督帥之威名,也罷,便命袁粱暫代三品都統之職,統……三萬帝都精銳出征,各地地方兵馬配合督帥鎮壓叛亂。”
袁粱畢竟當年是被趙寅親自貶下去的,如今也不好直接官復原職。
“陛下~”趙顯身邊,劉嵩突然躬身道:“袁粱雖然厲害,但如今拜火教之亂,已然遍及各州,只憑袁粱一路,恐難短期內鎮壓叛亂。”
趙顯聞言,點頭道:“所言甚是,只是如今還有何人可出征?”
“奴婢以為,溫大人之前所言,也不無道理,姜太尉如今平定妖亂已至尾聲,可命太尉平定妖亂之後,直接就地率軍回師,平定戰火。”劉嵩微笑道:“除此之外,袁司空之子袁初此前在常州等地平定匪患,頗有成效,也可以為一軍,湖州總督顧桓,在拜火教亂起之時,排程得當,使得湖州得保,康州總督諸葛亮亦是如此,可令兩位總督就地集結兵馬,協助三路大軍破敵,如此一來,我朝便有五路征討大軍!”
趙顯聞言,目光一亮道:“善,諸卿以為如何?”
還能如何,朝中三大派系都照顧到了,雖然不滿劉嵩如今對朝堂的滲入越來越嚴重,但這件事上,也沒什麼好爭的,只得躬身道:“臣等附議。”
“那便立刻擬詔,令各路兵馬儘快集結,平定叛亂!”
喜歡修真學霸系統請大家收藏:()修真學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