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給雪兒買了不少針頭線腦,在市集上看到有賣土布的她也買了一些。
家裡棉花不多她就沒織布,村裡最近兩年沒種棉花,棉花容易生蟲秋季收益不好。自留地李老太種了一點準備留著做棉襖彈棉被。
土布有點發黃,買回去後還得自己去山上找點植物染色。
彩色的線倒是不太多,顏色太少了,李老太打算等會帶雪兒去一趟鎮上的供銷社。
集市上一般不會出現吃食,這是所有人都稀缺的資源。等大家都買到了需要的東西後,所有人都一起去鎮裡供銷社。
就算沒東西要買過來看看也挺好,李老太帶著雪兒直奔賣布料線頭的櫃臺。
李老太看了很久後各種顏色的線頭都來了一點,既然孩子學著做繡活家裡就不能小氣了,東西配齊全才能好好學。
買完了彩線之後,李老太又去買了兩盒洋火還打了一罐煤油和一罐鹽。
李老太想了想忍著痛又給雪兒買了一罐雪花膏,以後就用這個罐子來稱散裝的。
雪兒喜歡在外面跑,秋天和冬天臉變幹或者凍皴裂,擦點油就會好很多。
大伯母她們在集市和供銷社買了不少東西,過兩個星期之後大哥就要去燕子姐家提親了,彩禮得準備好。
買好東西後就準備回去了,逛了一上午大家都挺餓的。好在村裡離鎮上不算遠,十一裡路走回去兩個小時就能到。
村裡的牛車在鎮子出口等著,一群老太太們坐上去後車夫開始趕牛車。
大家都在互相詢問買了些什麼,這時候的人就是這樣,無聊的時候什麼都能拿出來說說。
大家紛紛說了自己買了些什麼,李老太聽著也沒做聲。
有人問:“英萍你買了些什麼?”
“我大孫子要定親了買的東西比較多,家裡缺的東西都備了一點。”
“是這樣,你們家李昭就要定親了,哪家閨女啊?”
一群老太太馬上又把注意力集中到這件事上,李老太成功的把話題轉移了。
雪兒被大奶奶抱著,她乖乖的聽著這些老年婦女八卦,東家孩子怎麼樣西家小媳婦怎麼樣。
到村裡已經十二點了,家裡的飯大概還沒人做。早上烙了不少餅子,等會弄個湯就能湊活著吃一頓。
大伯母一回家趕緊去整理東西,二伯母拿出幾個雞蛋打了一個蛋花湯,餅子放在火爐前溫著還沒涼。
雪兒和爺爺大伯坐在炕上說話,其實是他們都雪兒玩來著。
做了一會煙袋後第二回 做煙袋雪兒可以說是得心應手。她奶給剪了四塊小布片,她簡單的勾了兩株綠草就算繡好了。
現在只用把布縫上做成荷包樣就大功告成,她坐在炕上一邊回話一邊縫著。
二叔嫉妒的說:“雪兒你也給二伯做個袋子吧,二伯裝工具。”
雪兒想了想說:“二伯家裡有麻布嗎?布袋子不結實。”
“家裡有很多,你奶奶做了不少,我去給你拿過來。”
“等奶奶給我剪,你告訴我要多大的袋子就好啦。”
“不用特別大,我只放小工具,做成這個炕桌一半大就可以。”
“好。”
大伯和三伯還沒想好用什麼理由才能讓雪兒幫著做一個。他們雙雙瞪了二伯一眼,狡詐了。
雪兒縫到一半就開始吃飯了,二伯母已經幫她把餅切小了,用筷子夾住就能吃。
一碗湯一碗餅子雪兒吃的肚子圓滾滾的,吃完飯雪兒趕緊繼續縫煙袋做完之後趕緊給二伯做工具包。
李老太吃完飯後把給雪兒買的土布和線拿出來,土布要上色李老太問雪兒想要什麼顏色。
“有些什麼顏色?”
李老太說:“有紅色、藍色、黃色和黑色。”
雪兒想了想說:“奶奶我想要一匹黃色的。半匹紅色半匹藍色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