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李嫵就要滿周歲了,可惜年成不好,不能操辦酒席。
不過李老太還是打算做一頓好的一大家子一起吃。
前段時間爸爸寄信回來了,給李嫵雜七雜八的寄了一些零食。看樣子是戰友知道他女兒周歲,一人給湊的點。
爸爸說他今年不回來過年,李嫵還小小的失落了一下。
李老太聽了信幽幽的嘆了一口氣,孩子不回來過年還是擔心家裡糧不夠。
這該死的老天,讓人日子都過不安生,孩子都不敢回來過年。
李老太把寄回來的零食分兩類,李嫵能吃的和李嫵不能吃的。
李老太把李嫵能吃的零食擱房裡藏起來了。另外的先分了一些給幾個孩子,剩下的又給鎖上了。
周歲這天李老太拿出一小塊臘肉,一小勺豬油讓媳婦們好好整治出幾個菜。
她又拿出一些風幹雞肉,用水泡發,拆成絲狀,和著一把小米給李嫵做了一個雞肉粥。
農村一般都是分桌吃飯,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
一家人飯熟後,門窗緊閉悄摸著把飯給吃了。吃完飯後先在後院散了會味才敢出門。只要帶一點味都能被聞出來。
過完周歲就是新年了,新的一年卻依然看不到希望。山上的樹開始缺水死亡,村裡人都開始只吃一餐飯,餓了就喝水。
水也沒有太多,一家一戶就每天有定量。村裡人幾乎都不再洗漱,個個髒兮兮的,每個人面色土黃,走路虛浮。
山上的草根樹皮都弄回家煮著吃,這種情況下老李家也隨大流只吃一餐午飯。孩子們餓了就去山野到處找食。
李老太不許幾個孫子亂吃東西,隔壁村有小孩太餓吃了觀音土,肚子鼓起老大,排便不暢最後死了。
所以李老太每天會額外給每個孫子分些吃的,雖然吃不飽,好歹能抗餓。
就這麼熬過了□□,村裡餓死了不少人。很多老頭老太太為了把糧留給孫子自己餓死了,很多女娃娃家裡都不會給糧食,也餓死了很多。
李嫵這三年從來沒出過門,李老太也不出門在家帶這她。李嫵從來沒挨過餓,長得很好一看就是個很健康的孩子。
誰也不敢讓人看見她,不然就是明晃晃的說我家有糧。
村裡的人三年沒見著李嫵,加上她不愛哭,都以為她被老李家餓死了。這年頭到底女娃不值錢,餓死了並不意外。
李嫵很感謝現在的家人,饑荒年代楞是一點沒虧著她,享受著全家最高的待遇。
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徹底只把自己當成老李家的孩子,忘記前世。
1963年底土地就在慢慢恢複生機,山上好歹能尋到一口吃的。
村裡賬上沒有一點存糧,連留著的糧種也被分掉了。
村裡的領導去公社批了一些紅薯種種上了,年底總會有收獲。
村民們又往自留地種了南瓜,這個東西長得多吃起來還頂飽。
1964年的新年,爸爸還是沒有回來。本來爸爸已經寫信回來說能回家過年,後來又來信說今年有任務回不來。
軍人就是這樣,半點不由己。好在那邊的城市恢複生機許久了,家裡並不缺錢。爸爸在那邊給寄了些吃的回來。
軍郵是沒人敢亂動的,被發現了要判刑。所以老爸寄回來的東西在路上得以儲存,安全的到了李老太的手上。
包裹雖然不大,但拿包裹的時候是老李家幾個壯勞力一起去的。饑荒並沒有過去,鋌而走險的人不在少數。
1964年的春天,村裡的小河終於有水了,井裡的水位也在回升。
山上又長出了野菜,村裡的婦女孩子們都積極的上山摘野菜。
不到五歲的李嫵揹著一個二伯特意給她編的小背簍,跟著奶奶她們去挖野菜。
這是李嫵第一次出門,以前最多在院子裡活動。剛走出門張翠就要抱著她,被李嫵拒絕了。李嫵想自己可是個大力寶寶,才不讓人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