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的第一站安排到方記集團在鵬城食品工業園的加工廠。
這個工業園是在鵬城北部的寶安區,離機場和鐵路很近,因此物流便利。廠子投建有兩年多了,早已步入正軌,且港資企業的管理向來都是制度先行,非常規範。
王強他們是乘坐的大巴,從粵州往鵬城北也不遠,一個多小時車程就到了。
廠子建設在一片開闊的平地上,面積很大。一下車,便看到廠門邊的幕牆上有一行大字“方記香港)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鵬城生産基地”。
王強和同學們在安國慶的帶領下在廠門前列隊等候接待人員,他早就發現方誌誠沒有同行,應該是先行趕到這裡了。
不一會兒,方誌誠帶著兩個人一路小跑過來,與安國慶銜接了一下,電動門便開啟了。
方誌誠揮手喊道:“大家夥跟上。進入廠區後,請聽從工作人員的指引。”又指著旁邊的人說:“這兩位是生産負責人,薛廠長和錢總監,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向他們諮詢。”
聽他這麼一說,安國慶建議把學員們分成兩列,分別跟隨兩位向導。
方誌誠說:“有道理。薛廠長、錢總監,你們可以分開引導,將參觀次序錯開,這樣分批進入廠區和車間更好。”說罷,他獨自請安國慶走開了。
王強和408的幾位被分到了薛廠長一組,不到二十人,這下基本可以聽清楚薛廠長講的話了。王強他們趁機湊到了最前面,這樣就可以和薛廠長直接交流了。
薛廠長大聲說:“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基地的基本情況。我們這個廠主要是製作烘焙食品的,成品主要有面包、蛋糕和西式餅幹。産品品類很多,一般都是根據各個門店及其他客戶彙總的要貨計劃進行訂單生産,因此每天的工作都很飽和。所以,我們一會進入車間只能在走廊外部觀察,請大家諒解。整個基地的設計佈局是很清晰的,廠區的大門就是人流通道,而物流在後門。廠區裡有三條流水線,但分佈在兩個淨化車間裡,人員可以直接在裡面完成配料、製作、包裝的全過程。而物料的提供和成品的儲運都在後區進行。”
李鵬飛急不可耐地問:“餅幹可能好點,像麵包和蛋糕這些食品,保質期非常短,是如何實現保質保鮮的呢?”
薛廠長大笑起來,回應道:“問得好。我們確實有些特別的處理方法,另外要提供市場還需要強大的配送能力和反應速度。這些你們看了也就知道啦,請大家列隊隨我來吧。”
王強當然知道這個問題重要,但更具挑戰性的,是它們的銷售網路。據他所知,方記食品不光在粵州,在京城和滬市的一些大型超市裡也是有得買的。
大家興致勃勃地隨著薛廠長向淨化車間走去,這裡是蛋糕和麵包的生産車間。
王強想,把兩種不同産品放在一個車間裡生産,應該是共用了某些裝備,或者有相同的工序。這樣既能節約裝置成本,又能將人工省約出來。
他們一走進車間,就都被要求在更衣室加穿了無菌工作衣帽,戴口罩,鞋子也得帶上鞋套。
當大家站到隔層上一塊碩大的瞭望窗前時,整個車間除了幾間密閉的小房間,就幾乎完整地展現了出來。
王強驚奇地發現,整個淨化車間裡居然看不到人。他馬上問道:“這裡的工序都不要人工嗎?”
薛廠長說:“這就是我們的特點之一。我們建廠的時候就從德國引進了這些裝備,然後在美國購買了計算機程式設計,所以這裡只需要人工參與配料和監控管理。”
“計算機?”任天行的眼睛都紅了。
“什麼東西啊?”楊昌運也問。
“應該是電腦吧,就是一種智慧機械,輸入程式以後就能進行簡單的規律性工作。但比人工要快很多,而且準確無誤。”薛廠長答道。
王強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的話。他只在叫嚷著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年代裡,才聽說過像機器人之類的東西。現如今這些東西卻真真地出現在眼前,並代替著人的工作。這些可以適用於檳榔生産嗎,這個計算機有什麼奧秘呢,一時間許多問號在王強的大腦裡閃現出來。
“能看看那個計算機嗎?”任天行問。
“不是計算機,是程式設計。不過可以帶你們看看發布指令的機房。”薛廠長說。
大家緊跟著他來到了一個小房間門口。裡面有一臺很大的裝置,前面坐著兩個年輕人。一個緊盯著幾個小螢幕,像小電視機的那種,另一個卻只是坐著,什麼也沒做。
薛廠長解釋說:“他們倆就是車間的管理核心。一個負責監控,也就是各個裝置、各個環節的實際執行狀況,另一個則負責解決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
“我看出來了,這裡就是整個車間的大腦。”任天行一副幡然醒悟的樣子。
王強忍不住好奇地問:“那包裝呢?包裝總得要人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