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溪是一點半開漂。
楊昌運把王強他們送到碼頭,說下午還要去趟公司,一會兒再讓車來接,晚餐訂在市裡。他又囑咐谷小雨,一定要陪同好,出來早的話可以再四處逛逛。
王強知道他有事兒要忙,說:“昌運兄請便。”
李鵬飛有點愕然,不過仍在一旁禮節性地打著招呼。
楊昌運剛轉身,王燕就拉著谷小雨向前跑,嘴裡還喊著:“九曲溪,我們來啦。”
谷小雨忙拉著她說:“別急,就在前面排隊。”
王強看到碼頭邊已經排了一行隊伍,而溪流裡則等候著一排竹筏,遊客們都在有序地等待著。
每隻竹筏上加裝了竹椅,可以乘坐六個人,還一前一後有兩個艄公。
王燕問谷小雨:“溪裡的水深不深啊?”
谷小雨說:“現在剛好是汛期,比平時水量大很多,但也不算深。”
排到臨近溪邊的時候,王強注意到九曲溪的水非常清澈,一點也不深,甚至可以看清河床裡的岩石以及飄動的水草和綠苔。
又過了一會兒,他們上了一隻竹筏,同舟的還有一對小年輕。
竹筏是由十幾根四五米長的毛竹捆紮在一起做成的,每根都是碗口粗細,浮力很大,所以吃水淺。
站在尾部的艄公介紹說:“行舟的時候,大家可以脫掉鞋子,把腳放在水裡,感覺是很舒服的。”
王燕照著做了,她還是有點擔心,說:“不會搖晃得很厲害吧。”
“放心,我們是順流而下,水流很平緩,只要自己掌握好平衡就可以了。再說,我們也可以保證你的安全。”那位艄公說。
“請大家坐穩,我們出發囉。”前面那個年輕點的艄公喊道。只見他一撐兩撐,竹筏便像被他使了法術一般,輕盈地調轉了方向,開始自由地航行起來。
王強覺得有種隨波逐流的感覺,輕風撫面,令人心曠神怡。再看著兩岸的山林峰石慢慢向後退去,又覺得輕松愜意。
他問道:“此時此景,你們有沒有好詩絕句可以描述呢?”
“王維有詩雲: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王燕快人快語地說道。
“嗯,還比較貼合。”王強點了點頭表示贊許。
“幔亭峰影蘸晴川,萬壑千巖鎖翠煙。”同舟的兩位年輕人中的那個男生說道。
“好詩。此句可有出處?”李鵬飛一聽,就覺得很牛。
“見拙了。這是宋代朱熹《九曲棹歌》中的兩句,我只是把它們摘了出來。”那個男生答道。
李鵬飛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王燕也覺得挺厲害,雖然沒有插話,但默默地記下了這首詩的名字。
船尾的艄公介紹說:“歷代的文人都說,武夷之魂在九曲。而這個名字正是以朱熹大師的這首詩名取的。”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這麼有意境呢。”王燕還是忍不住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