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和李鵬飛南下是一月十號,離農歷春節只有四十來天了。車票訂的是晚上的臥鋪,從星城出發到粵州,走京廣線也就十來個小時,睡一覺也就到了。此番前去除了報到之外,還要完成企管基礎知識的學習。
兩人都很興奮,畢竟告別校園太久了,況且都沒有念過大學,所以他們都不知道要面臨什麼樣的校園生活,兩人在火車上聊了一宿。
火車到站已經是上午九點了,兩人推著行李箱出了站,人流熙熙攘攘的,幾乎沒有很空的間隙。
冬季的粵州一點也不冷,氣溫得有十幾度。這裡李鵬飛熟悉,這些年沒少來,他領著王強徑直去了不遠的一家特色早餐店。
店子在一個巷子裡,門頭也不醒目,外地人一般是找不到的。王強跟著進門一看,傻眼了。這哪是什麼早餐店啊,分明就是個小吃店,各種各樣的食物琳琅豐盛,有小點心、有小碗湯、有粉面、有包點、有水果,甚至還有茶飲什麼的,一應俱全。
李鵬飛問:“夥計,吃點什麼?”
雖然美食就在眼前,可一晚沒怎麼閤眼,王強的食慾旺盛不起來,只好略有遺憾地說:“來個腸粉吧,早知道這樣,昨晚應該多睡會兒。”
李鵬飛點了兩個腸粉、一份鳳爪,又上了兩盅雞湯、一壺茶。等東西上齊後,他說道:“早餐在粵東叫早茶,可以從早上一直吃到下午,其實許多上了年紀的本地人主要是喝點湯,再來喝茶聊天的。”
王強說:“還真新鮮,那粵東人民都很悠閑啊。”
李鵬飛接著說:“老粵東可不就是這樣的嗎,可能是常年高溫吧,所以做什麼都慢吞吞的,悠著來,急了容易出汗上火。但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鵬城搞特區以後,這種節奏就被打破了,到處都是緊張忙碌的氣象,連這種早茶店的生意也清淡了許多,只剩些老人了。”
王強四下看看,確實沒看到一個年輕人。
李鵬飛又說道:“吃好了去報到,今天就是報個名,佔個床位,明天才開課。等會兒去點個卯就好了,再去宿舍補個覺,晚上帶你搓頓好的。”說罷,大笑起來。
王強倒是隨遇而安,李鵬飛既然都安排好了,他也不說什麼,囫圇吞棗地把腸粉和雞湯幹了個精光。
珠江學院在新區,從車站過去有二十多公裡,兩人打了個車。一路上,李鵬飛跟計程車司機熱鬧地聊著,原來是個建寧人,王強沒吱聲,只是有意無意地聽上兩句。他倒是對這個車窗外的大都市充滿了好奇,時下的粵州發展得太快了,即使是江南的省會星城也是不能望其項背的,更別說蓮城那個小地方了。當然,他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這在內地是很少見的。他心想,光建一棟這樣三五十層的樓就得多久啊,這城裡可到處都是。
珠江學院就座落在黃浦江畔,規劃者選了一塊依山傍水的風水寶地,因為建在新區,面積大得很,據說在校區裡開車兜一圈要半個小時,還說以後要建成中南地區最好的財經類大學。
兩人在校門口下了車,推著行李,要走過一條很長的林蔭道。兩旁的樹肯定是移植過來的,雖然時間不長,卻已是枝繁葉茂,這個時節一點看不出冬天的痕跡。路中間拉著個橫幅,上面印著“熱烈歡迎新同學”,王強覺得非常親切。大道一側是個運動場,很標準的四百米跑道和足球場。另一側則像個公園,有個人工湖,中間堆砌著假山、長廊和涼亭。大道盡頭是一個三叉路口,旁邊立了個指示牌,一個箭頭指著進來的方向是大門,一個指示是辦公教學區,一個是生活休閑區。
因為要先去報到,兩人朝辦公教學區方向走去。正前方有兩棟高房子,一棟是八層,一棟可能有十七八層,八層的那棟應該就是辦公樓。
辦公樓門前有個很大的櫥窗,上面貼著一張紅紙,寫著“九六級企管新生報到請上三樓”。兩人正準備進去,“吱”地一聲,一輛很長的轎車停在了門前。
“是賓士,加長房車。”還是李鵬飛眼尖嘴快。“這個車怎麼地也得三百萬吧,難道是哪位重要領導人物要來?”
他話音未落,轎車司機從駕駛室走了出來,還帶著帽子和手套,迅速而恭敬地將後座的門拉開,並一手護住了門框。一隻鋥亮的皮鞋跨了下來,走下來一個衣著鮮亮的年輕人,看上去只有二十幾歲。兩人對話了幾句,年輕人走進了辦公樓。
王強二人站得有點距離,聽不清他們說的什麼,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個年輕人定是非富即貴。
李鵬飛還在愣神,王強催促說:“走啦,上樓報到去。”李鵬飛這才回過神來,口裡還唸叨著,什麼人呢,難道也是來讀書的。
四樓右側的第三間就是報到的辦公室,但此時報名的人從裡面排到了走廊裡,兩人只好站在隊伍的最後面。剛才上來的年輕人提著個包,就排在他倆前面。也難怪,本學期開了三個班,都是今天報到,也都是全國各地來的,人自然少不了。
王強和李鵬飛開始打量起這些排隊的人來,因為這些人應該基本都是同學,而且很有可能是同班同學。其實從年齡上不難看出,除了剛才那個年輕人,應該都和王強兩人相差不大。隊伍裡也有好幾個女的,只是從比例上看,不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