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是給你送溫暖來了,害怕你在冬天裡凍著了。”
跟著劉芬進了屋裡,才能看到劉芬閨房的全貌。臥室的佈置挺用心的,牆紙是明黃色的,裡面衣櫃、書桌等傢俱像是新的,都是白色的,陽光從窗戶外照射進來,整個房子看起來顯得明亮。
“丫頭,你剛才在幹什麼啊?”
劉芬舉起桌子上的一本厚厚的書說道:“這是我家裡原來的舊書,我剛才在書架上找到的,看起來挺有意思的,就是有些地方不懂,我就看的很慢。”
陳溪看到書的封面上寫著《資治通鑒》第一卷,書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呈現黃褐色。
“丫頭,你現在看這本書還太難了,到高中了再看還可以。嗯,你高中準備學文科還是理科?”
“嗯,我還沒想好呢,媽媽說讓我學文科,長大了當老師。你呢?我想高中和你在一個班。”
“我應該會讀文科的,你知道的,我理科學的都不好。我覺得你還是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而不是看我的,聽你媽媽的。你要看你將來長大想做什麼工作,然後來選擇文理科。”
“嗯,那我就讀文科吧!我將來也要寫一本書,就像《資治通鑒》一樣。”
“那好吧,你的理想,我支援你。到時候我們又是同桌,最好可以考到一個大學。然後我又作為你書的第一個讀者。”
“嗯,那我們就這麼約定了。”
劉芬的奶奶還在樓下,陳溪也不好意思在劉芬的閨房裡呆太久,只是和她聊了下未來的打算後,就下樓了。
他還要繼續他的送溫暖行動,這一次他是向張老師送的。
這幾個月裡,張老師一直在教他吹笛子,現在他已經算作入門了,可以照著譜子吹奏一些歌曲了。
接下來,他還要向張老師學習簫的演奏。兩者的學習都有一些共通之處,都只是要求氣息、唇舌還有手指的配合,往往是學會了一種管絃樂器,再學其他的就會方便許多。
張老師看到陳溪給他送來的一包木炭,也沒有拒絕,只是送了一本,手抄的曲譜作為還禮。
陳溪知道這本曲譜是張老師的父親從各處收藏來的,每次遇到新的管絃類曲子,都會記下來,然後試著用笛子嗩吶吹奏,時間長了,就整合了厚厚的一本。
這本樂譜象徵著一個地方一種民間樂譜的傳承,意義太重要了,他有些承擔不起,畢竟他只是為了練著自娛自樂,沒有成為名家的打算。
張老師說,他自己現在已經放棄繼續練習笛子和簫了,如果不是為了教陳溪,他可能會很少再演奏。而且,他一直在學校裡教書,現在本地願意學習這種樂器的人越來越少了,他希望讓陳溪照著這個本子上樂譜的練習,以後遇見別的樂譜,學習起來也不會太難,最後這本樂譜就交給陳溪處置。
“唉,陳溪,還有一件事我和你說一下,我們學校的元旦晚會,你上去吹奏一曲吧。你找一首吹的比較熟練的曲子,上去表演一下就可以了。”
陳溪想了想,元旦晚會還有十幾天呢,吹上一曲也沒什麼的,於是就答應了張老師的要求。
他原來在學校裡沒有什麼存在感,平時成績不太好,也沒有表現出特長才藝之類的亮點來引人注目。
每當學校裡有什麼活動,他也不積極參與,害怕失敗帶來的譏笑和批評,這都是他內心裡自卑造成的,這種心理讓他變得怯懦和不自信,也不敢上臺表演,只是老老實實地呆在臺下當個觀眾,看著人們為臺上的演出大聲歡呼時,其實他在內心裡挺羨慕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夢境解放了它的天性,讓他可以更自由的展現自我,放飛自我。他現在可以站在人群中大聲地朗誦和唱歌,而不會感到太多的壓力,這種改變讓他很高興。
他想著元旦就要到了,這一年就要結束了,他得到了什麼呢?
新生!當然,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