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嶺在院牆的磚洞裡找到鑰匙,然後一邊開啟院子門,一邊說道。
家裡的農活似乎是幹不完的,春節過後就要打地膜種土豆,五月份才收割完麥子,插秧栽水稻,還要開始鋤地準備種黃豆,種花生芝麻等等農作物,還要給玉米地裡除草。
陳溪收拾好車子,擦洗了身上的汗水,換雙拖鞋,就走進了已經被哥哥開啟的堂屋裡。屋子裡的傢俱不多,只有幾張沙發茶幾,以及靠牆安置的電視機。屋子裡裝修的很簡陋,牆上只是是刷了一層白灰,一米高的牆圍子,刷成了深藍色,看起來並不協調美觀,這都是父親在家時,簡單粉刷裝修的。
“陳溪,過來吃飯,媽媽把飯放在鍋裡熱著,趕緊趁熱吃吧!”
“好,知道了!”
陳溪三兩步走進了廚房,鍋裡一陣陣飯香飄出,媽媽的味道,真讓人有些懷念,陳溪見鍋裡溫著幾個家常炒菜,眼眶不禁有些濕了。往往平常簡單的食物,帶給人深深的感動。
廚房裡都是一些舊傢俱,不過廚具都很齊全。電飯煲放在案板上,正冒著絲絲的熱氣。
哥倆吃完飯已經五點多了,坐在院子的凳子上,看著太陽還掛在對面的山上,天黑好友好一會呢。
“我準備去後背山上轉一轉,給媽媽送點水,順便說不定能找到一些野黃姜呢”
陳溪覺得坐在院子裡等天黑,對於他旺盛的精力而言,簡直是一種浪費,就向哥哥說道。
“天都快黑了,你還往山上跑,騎了這麼長時間的車,你不累麼,這個時候哪裡能找到黃姜啊”
“沒事,我就當飯後消化了,你沒事就看會書吧,晚上在看電視,這個時候全是動畫片,沒有什麼好節目”。
陳溪對哥哥說了一聲,用塑膠杯,倒了一杯水,拿了個袋子和小鋤頭,就準備出發了。
“好吧,你去吧”
陳溪帶好工具,換好衣服和鞋子,就從屋前繞行,經過鄰居的門口,繞到後面才能上山。
鄰居家也姓陳,長陳溪一輩,都是沒出五服的親戚,爺爺輩裡都還是一家人呢。鄰居的老伯早已經去世了,家裡的女兒都嫁遠了,有一個兒子也在外面打工,家裡只剩下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嬸子,姓劉,為人很和善。
“小溪啊,你放學了,吃飯沒有?我鍋裡還有”,大嬸剛拿著飯碗走出廚房,就看見陳溪拐了過來,就熱情地招呼道。在陳溪家鄉裡,鄰裡之間差不多都是親戚關系。有時候餓了,遇見哪家飯做好了,就去吃一頓,是很常見的。村子裡的小孩子,差不多都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鄰裡之間都比較親熱。
“大嬸子,我吃過了,我媽在鍋裡留了,剛吃完。你今天沒上坡上忙呢?”
陳溪推辭了,然後站在大嬸子的院子前,看著她微笑地說道。
“我現在年齡大了,山上的地也種不了了,高一點的山就爬不上去了,現在只種門前的平地就行了。”
“是啊,你現在年齡大了,有幾個大姐和陳河哥在,該到你享福了。”
大嬸看著陳溪,笑著說:“哈哈,享什麼福,她們自己的日子都過不好,還能照顧我。我今天下午去買黃豆種子,才回來呢。你現在去哪裡了?”
大嬸年齡大了,在說起兒女的時候,非常地開心。一笑起來,滿臉的縱橫交錯,一頭灰白的頭發。
“我放學吃完飯,去後面山上轉轉,我媽媽在後面山上除草,晚上一起回來。”
“哦,天快黑了,你路上走慢點,小心些”,劉大嬸子叮囑道。
“嗯,知道了,沒事的”
告別了劉大嬸子,陳溪拐到了屋後的山路上。
屋後的山上,長滿了春樹和樺櫟樹,這些樹長得粗壯筆直的。在過去,這些樹木都是建房的好材料,但現在大家都用水泥鋼筋建房了,這些樹木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能被砍掉作柴燒。
夏天樹木的枝葉繁茂,層層疊疊的,上山的路是在樹間穿過的,在傍晚時分,陽光照不進來,林子裡顯得有些陰暗。
不過陳溪從小到大走過很多次,一路上都很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