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算剛剛畢業,那也已經是23歲了。23歲,在演藝圈這個童生氾濫的的群體中,早就已經算不得年輕。
有不少的熟面孔,都是從十幾歲甚至是七八歲就開始出道演戲了。
當然,眾人心中雖有疑『惑』,但掌握主動權的還是在現場的記者朋友們。
一位有著個很深的政治敏感『性』的資深記者就這樣提問到。
“顧小姐,我想我沒記錯的話,您是經京城大學出身,又是顧司令的女兒,那麼當初是什麼原因促使您走上了演藝圈的道路?”
“我想這個問題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經回答過了。我進入演藝圈兒,自然是因為當初有星探看中了我,證明我還是有這個資本在這個職業上拼搏奮鬥的。二來,試問在場也好,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好,有哪個女孩子沒有做過演戲的明星夢?只是我剛好有這個機會實現它罷了。”顧悠悠說著,像是知道有人在拍自己似的,對著其中的一個攝像頭笑了笑。
而正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觀眾朋友們。可是發出了一片歡呼聲。
顧悠悠看到了,顧悠悠看到他們了,在對他們笑呢。也不管顧悠悠看到的究竟是不是他們,還是隻是一個冰冷的機器。
確實,這是顧悠悠在很久以前的訪談中就提到過的,可是眼下,顯然大家想要的答案並不是這個。
雖然,顧悠悠的這個答案無論在什麼時候,聽上去也都合情合理。
可是媒體人最想要的是什麼?是新聞,是驚爆『性』的新聞,是噱頭。
而人民大眾最關注的是什麼?是話題,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一個話題反覆炒來炒去,並不新鮮,又如何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顧小姐,在剛剛的問題的基礎之上,我們想聽一些別的答案,難道就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另一個被點名的人抓住機會補充道。
“特殊的原因啊,你別說還真有。那就是能賺錢啊,錢這個東西,難道還有人嫌多嗎?”
顧悠悠一句話便多掐滅了這個問題在繼續深化的可能『性』。雖然這個答案俗是俗了點,也讓顧悠悠的粉絲有那麼一丟尷尬。
可是,這就是顧悠悠啊,真實不做作。這就是他們喜歡的顧悠悠。
“那麼請問為什麼在您出道初期,您對大家隱瞞了這樣的家世呢?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還是真的如傳言中那般,您和顧司令之間並不和睦。”
就在這時是隱藏在中記者之間遇到冰冷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不少眼尖的記者循聲看了一眼說話的男人,而更多的則是在位這個問題即將引起多大的波瀾而感到興奮,心裡,還要感謝這位同僚,問出了他們不好意思問或者沒有想到的問題。
顧悠悠聞聲望去,表情還是剛剛那副表情,唇角帶笑,眉眼彎彎,任誰去看,都是一副完美無瑕的樣子,可是那隻雙桃花眼裡卻沒有了一絲溫度。
這樣的突然冷化,不只有顧悠悠身邊的小文和蕭令,甚至連在場的記者都感受到了,顧悠悠身上正散發著無邊冷意。
這個人,她並不認識。
顧悠悠冷眼瞧著這個穿著白『色』襯衣,黑『色』西裝的帶著金邊兒鏡框的長相斯文的男人,他的手上正拿著一個手掌大小的記事本,那動作像是剛剛奮筆疾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