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既然想到了辦法,下定決心要好好利用這座蓄水量極大的湖泊,好好給波蘭人喝一壺。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這裡好好的封鎖起來,然後在上面建造攔水堤壩。
奧德河從南面而來,流入什切青瀉湖,繼而流入波羅的海。彼得只要把什切青瀉湖的兩道口子堵住,然後等待雨水的積蓄,加上人為因素,就可以人為地製造一次小型洪水,彼得並不指望能夠憑借洪水的力量將波蘭軍隊沖垮,只要能夠把廣闊的戰場弄得泥濘不堪,就已經勝利在望了。
理論上來說,東方戰爭史上的水攻,一般而言都是在河流上游建壩蓄水,然而彼得卻想要在奧德河下游建壩蓄水,然後讓水沖上上游,聽起來就覺得不太可能。
彼得自己也知道這根本不可能,但是什切青瀉湖的巨大的蓄水量,就已經為其奠定了完成一次奇跡的基礎了。彼得只要把什切青瀉湖的兩頭堵住,等待雨水將其灌滿,開閘之下自然就可以做到,雖然做不到水淹的大半個波蘭那麼誇張,但是把眼前的區區的一個什切青弄得泥濘不堪還是可以做到的。
前文介紹過波蘭王國的地形,全國絕大多數是平原,只有南部一小片山區,這就導致波蘭的地勢起伏不大。東方的黃河和長江決堤,之所以能夠做到那種水淹數百萬人的程度,除了黃河和長江的水量豐富,最重要的是他們均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而且全國的地勢起伏很大,西邊地勢高而東邊地勢低。
然而波蘭卻並不是這樣,因此只要彼得操作的好,讓奧德河下游發起一次小型洪水沖擊,絕對會讓波蘭人目瞪口呆,因為人類的常識就是水往低處流。但是波蘭平緩的地勢卻可以讓足夠大的水勢可以沖擊到上游的一部分土地。而只要一部分就已經足夠了,只要洪水把波蘭人的營地弄得泥濘不堪,彼得就已經勝利了。
為了實現這次的計劃,彼得決心把自己的近衛師來封鎖波利採,並且把什切青地區的民眾抓捕起來,強迫他們為自己修建這座攔水堤壩。而在應對波蘭的問題上,彼得比卡爾十一世更加的徹底,採取絕對性的防守。
什切青居住的可不僅僅只是波蘭人,還有很多日耳曼人,甚至一些斯拉夫人,然而不管是什麼人,聽從於彼得的土爾扈特部的蒙古騎兵四處遊蕩,將本地的居民強行抓捕起來,送往什切青修建堤壩工程。
出於保密性的問題,什切青的工程進度很慢,同時工作的人數只有二萬不到,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證俄軍能夠控制這些人而不逃跑,為了趕工程進度,監督的俄國士兵只能夠不停地督促這些人拼命幹活,不完全統計,死在什切青瀉湖工程的平民,累計加起來恐怕快要到達五萬多人,戰爭過後,什切青地區十室九空.一片荒蕪。
為了給什切青瀉湖的堤壩工程打掩護,彼得命令前線也開始大規模的修建工事,只要什切青瀉湖的工程一天不停,前線的工事也要一天不停。
一時間,俄軍工地上到處都是大修土木的場景,波蘭國王擔心彼得就此防守下去,數次命令軍隊攻擊,打亂俄軍的工程進度,但是最終因為攻堅戰的損失而不得不暫時退卻。
面對大修烏龜殼的俄軍,楊·索別斯基完全沒有意識到俄軍後方的波利採,正在修建攔水堤壩的事實。毫無辦法的他甚至已經消極等待,期待著孔代親王早日把荷蘭攻破,解決眼前的這場戰事。而波蘭國王的消極等待,為彼得修建工事.攔水蓄水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彼得在這邊因為想到了對付波蘭人而興高采烈,大修工事。波蘭國王因為打不破俄軍的烏龜殼而苦無對策,只能夠消極等待荷蘭的訊息。然而瑞典國王卻是率領軍隊,順風順水。
卡爾十一世率領軍隊趕到漢堡,會合了瑞典在德意志的領地不來梅和瑞典的盟友赫爾斯坦因公爵的力量,數天時間就攻下了丹麥在德意志的飛地—漢堡。
丹麥王國的南方就是荷爾斯泰因公國,而赫爾斯坦因公國南邊才是漢堡,而漢堡西邊接壤的就是不來梅,東邊又是率軍趕到的卡爾十一世,三方夾擊之下,漢堡能夠堅持幾天之久已經很了不起了。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瑞典艦隊的主力目前在權利供應在什切青的俄軍,因此作為德意志的重要港口城市的漢堡,北海附近數一數二的港口,漢薩同盟曾經的加盟城市之一,丹麥在德意志的領地,得到了來自於丹麥的海上支援,堅持數天的時間也不為過。
現在的卡爾十一世一掃多日的頹氣,氣勢愈發地旺盛,眼下率軍攻打丹麥,可以說是一日三捷,威風凜凜。依舊留在什切青的科斯恩特每天都會跟彼得講述卡爾十一世在丹麥的勝利,企圖刺激彼得放棄防禦.主動出擊,但是彼得不為所動。
就連盟友科斯恩特,彼得都成功地將什切青瀉湖的堤壩工程瞞過。當然,主要還是因為彼得使用的都是自己的部隊,即便是幫助他抓捕勞動力的阿奇玉汗,也不知道俄軍到底在波利採幹些什麼。彼得成功地再一次完成了戰略欺詐。
值得一提的好訊息,因為卡爾十一世的節節勝利,顯然丹麥堅持不了多久恐怕就會宣佈退出這場戰爭,那麼卡爾十一世就可以率領大軍去解開荷蘭包圍網了。
彼得相信,卡爾十一世也肯定很想開啟法國的包圍圈,讓荷蘭與外界重新流通,因為相比於現在財政寬松無比的俄國,瑞典政府的財政狀況,恐怕不是那麼的好了。
丹麥的艦隊因為本土遭到進攻,因此開始攻擊瑞典在波羅的海的商船,瑞典的海洋貿易損失慘重。雖然眼下是戰爭期間,但是許許多多的物資還是要進口的,尤其是硝石。
而瑞典的艦隊一方面要保護從斯德哥爾摩到什切青的航線,保證俄軍的補給,一方面也要打擊在波羅的海的丹麥海軍,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