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不肯收留,我們就真的無路可去了嗎?”
我倒抽一口冷氣,這年頭我見過了太多見利忘義的事,翻雲覆雨的手段。
“如果此路不通,咱們只能另起爐灶,在邊境地方建立自己根據地了。我也打聽過了,在這地方勢力最大並不是李進這個親王使,而是兩家姓袁姓陸大家支,形同水火不容。”
王默林說道。
“那姓李就是背皮皮的,當家做不了主。”
我問道,心情煩燥不已,到地方最煩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而且猴子太多。
“就是這樣。”
王默林點頭讚道。我現在可沒心情高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祖先無為而治,和地方勢力維持相安無事。卻無形間留下後遺症,依照卓天林老祖鐵碗手段,直接就是扶一家滅另一家,看你能怎麼樣。
“既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嘆道,現在磨金公國朝庭也處於風雨飄搖,自是無暇顧及邊疆地方勢力派了。
“難不成他們還想打我們主意不成?”
我心中一驚後出聲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想一口吞下我們的鐵血衛隊,還得有副鐵牙大肚。”
王默林笑道。
“不能再作無謂犧牲了。”
我搖搖頭,值此關鍵時刻,軍隊一兵一卒就顯得重要,白白耗在內鬥上太可惜了。
“你派出一支隊伍,由我率領直奔林涼國,我請求昌吉國派兵前出支援我們。你的隊伍休整為主,不讓別人以可乘之機。”
我說道。
“這主意是不賴,可李進受兩個幕後主腦指使,說林涼國率兵侵犯,他派兵阻攔怎麼辦?”
王默林問道。
“這不簡單,到時候我父王委託我辦的,有口頭旨意,你就當個人證就行了。我諒他們也沒那麼大膽量抗旨不遵。”
我微笑的說出自己應對之策。
“矯旨可是冒風險的?”
王默林猶猶豫豫。
“成大事不拘小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哈哈一笑說道。
“你是不是怕當責臨陣退縮?”
我開他玩笑。
“我不比你們這些年輕人灑脫,我可拖家帶口。”
王默林笑笑。
“你這個主謀都胸有成竹,我這個敲邊鼓的,大不了陪你走一遭。”
“帶誰去?李義?張勇?或是兩個一起去?”
王默林問道。
“他們都是可靠之士,留給你這裡發揮大作用,我那邊就派幾個機靈武藝好的就行。”
我說的輕描淡寫。
“向虎,你這招太高了,把有勇之士都納入你麾下,過不了多久,我會成為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