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小王子和公主來了。”
看見我們進去,一位面相和藹的青年婦女笑笑,轉身提醒面窗而坐的母親。
她是我母親從自己孃家帶回四位貼身侍女,其餘三位因為到了出嫁年齡而先後回國嫁人。現在只剩下她一人陪在母親身邊,我和徐曉叫她“緣姑”
“你們怎麼躲過母親的法眼,我是眼巴巴等著你們出現,想不到你們神不知鬼不覺來到了我面前。”
我母親立即轉身,滿臉笑容。
“不知不覺,我的虎兒也和我一樣高了,曉兒也變成花朵一樣小姑娘了。娘卻變老了,世事滄桑啊!”
母親一把抓住我們的手,眼眶眨紅。
“母親一點不老。”
我略顯緊張,母親第一次對我們這樣熱情,我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母親在我眼裡永遠是花朵般的仙女。”
相反徐曉落落大方,甜甜一笑。
“徐曉這張嘴就是抹了蜜一樣。”
母親用手捏捏徐曉粉紅的臉蛋。
“你們先出去,讓我們一家人好好聚聚。”
母親揮揮手,示意屋裡其她人走開。
“我去屋外守著,免得那些嚼舌根子的躲在窗外偷聽。”
緣姑笑笑,轉身到屋外把門關上走了。
“娘,我把父王叫來吧!我們一家人在一起,不能少了他呀!”
徐曉揚起小腦袋墾請道,其實我父親除好色能力弱外,嚴格意義算不得是個壞人。
尤其是對徐曉這個小棉襖,只有他有空閒時間時,也是寵愛有加,可惜這樣時間是少之又少。
“算了,咱們不要自討沒趣。徐升象這個家太大了,咱們沒必要去湊這個熱鬧。我們一家三口好不容易清清靜靜聚一下,千萬別自尋煩惱。”
母親緊皺眉頭擺擺手,看來她對父親是極度反感了。徐曉也未想到這些,嚇得大氣不敢喘一下。
“我們不想那些不開心的事。”
我笑著將徐曉抱在椅子上坐下。其實我們三人中,除徐曉對父王有好感外,我自己對他也是反感的。要不是他的不負責任,疏於對我關愛,我何至於活得如此憋屈。
但相比於母親,我還遠沒有和他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畢竟我們之間沒有發生不可調合的衝突。
“記住,千萬別提父王,任何和他有關的,一個字也別說。”
我低頭俯耳低聲吩咐徐曉,她緊張得連連點頭表示明白並清楚了。
“來,喝點我家鄉燕麥粥,我親手熬的,來自家鄉味道,很補人的。”
母親給我們一人盛了一碗灰色的粥,小心翼翼分別端在我們面前。
“一別故鄉十四年,東西可以從千里迢迢進宮,而我卻永遠回不去了。高山峽谷,藍天白雲,一望無邊森林,星星點點的湖水。崎嶇不平山路,炊煙裊裊,騎在馬兒迎著風唱著小調,那裡風景優美那裡就是帳篷家園。雖然並不富有,但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多好民風民俗啊!以後長大後你們一定替母親再回故鄉看看。記住,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去見見孃的故人,一提孃的名字,他們就會明白了。”
娘喃喃自語,好像沉迷於往事回憶,我們都靜靜望著她,不忍心打破她的思緒。
“山藍藍、水綠綠,月亮藏在烏雲裡,山寨篝火燃起來,笛子蘆笙響起來,阿哥山歌唱了九九八十一首,阿妹羞得紅了臉,藏在懷裡繡包那時送。”
母親啍起山歌,看來年輕時的她也是個山歌能手。
“你們不知道,娘年輕時最喜歡彈口弦,用父母賞賜錢製作了九十九對金口弦。後來父王和兄長們說口弦彈得好口弦人生並不順,他們強行將金口弦毀了,製成其它首飾,真的是一語成讖。”